幸福大观园

标题: 我家的育儿--如何融合两代人的理念 [打印本页]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3 16:18:54     标题: 我家的育儿--如何融合两代人的理念

最近真的心烦意燥。

老爷子认为我不教孩子,聪明的孩子被我耽误了。

我认为老爷子的教,是把聪明的孩子教笨了。

烦~~~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3 16:26:07

孩子小时候,我喜欢给孩子读儿歌和诗词。

当一首首诗词从依依呀呀学语的小人嘴里蹦出,老爷子惊为天人,认为家里出了个天才,到处炫耀。这我无话可说,自家的娃,谁都觉得决定聪明,炫耀一下也无妨。

但,老爷子一天跟我说,让我认真的持续的教孩子念唐诗宋词,并许诺,孩子每背出一首新的诗词,老爷子奖励一百元。

我吓得一身冷汗,我给孩子念诗词,不是想教出个小神童,是所有会哼的儿歌都给小人唱完后,小人仍依依呀呀不肯睡觉时,我无奈搬出脑海里仅存的那几首唐诗宋词,当催眠曲念给孩子听的,没想打被老爷子解读成这样,并赋予金钱奖励,如此赤裸裸的奖励政策。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3 16:30:05

我想到,家里目前的三个大孩子,每次大考小考,老爷子都是详细询问,并一一用金钱来奖赏孩子所取得成绩。

老爷子见孩子的第一句,必定是询问最近的考试考得怎么样?最近学的什么知识,每天学习的时间等等

这些都让我很担心,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我设想的不以学习成绩考察孩子,如何能顺利进行下去。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3 16:30:44

说得有点乱,想说的太多了,想到哪说到哪,大家见谅了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3 16:39:22

我喜欢给孩子买绘本,买,老爷子没意见,但是他经常会埋怨我,买的书也不见我给孩子讲讲。他恨不得立个计划,我每天给孩子讲哪几本书。

但我很随性,买回来的书,第一时间让小人看,如果感兴趣则放在床头,不感兴趣则受到书柜里。书柜小人也是触手可及,她会经常翻书柜,找出她感兴趣的书,让我讲给他听。

我讲故事的时间也很随便,除了每天的睡前故事是必备课,其他时间,完全根据小人的需要。如果哪天小人很喜欢看书,我可以一上午的时间陪她在家读书,如果这段时间,小人不想看书,那么也许一个礼拜也看不到我们娘二俩坐下来读书。

事实上,小人读书的兴趣非常大。每天睡前,我都会给小人读三个故事。其余时间,也经常可以看到小人自己抱着书,看着图片,大声的朗读着她的故事书。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3 16:48:29

老爷子很着急,着急我买的一大堆书摆在书柜不动,于是亲自上阵,给小人读书。

老爷子读书的方式让我非常非常受不了,没翻开一页,会用手把画面上的一点一滴讲解给小人听,“这个是小兔子,是不是,对不对”,“这个是小兔子的妈妈,对不对,是不是”

我说,爸,你给宝宝讲故事,只需要按照书上的讲就行了,不需要这样详细的解释给她听,除非她主动问你。如果她主动,你只要回答她问的那个问题,不需要把所有关联的事情都给她讲清楚,要让她自己去看,自己去理解

老爷子不服气,不讲小孩子会懂吗?

我说,你看她现在看懂的那些书,我从来没有跟她解释过,都是她自己听了,自己看,自己理解过来的。你要相信小孩子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你这样讲,反而会中断她的思路,妨碍她的思考。

老爷子很不高兴。

下次讲,依然不停的停下来解释,一本书讲下来,能听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对不对,是不是”,我真的很抓狂。每次他讲,我就提醒他不要这样讲,每次老爷子都很不高兴,我也很不高兴。
作者: 禾苗苗    时间: 2010-6-23 16:54:29

老爷子想,我当初这样教,这个闺女不也挺优秀的吗?
继续贯彻!;P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3 16:57:41

爷爷(老爷子)拿出涂涂画画,招呼着小人去玩。

爷爷帮着打开蜡笔盒,拿出小毛笔,接好水,小人只需要拿着笔,翻开书,沾点爷爷指定的颜料,在爷爷指定的位置下,涂上颜色。耳边不停的响着:不要涂到外面,我们要照着这个涂,香蕉是黄色的,我们不能涂别的颜色。。。。。

我在旁边看了,又很抓狂。我说,爸,你不要这样帮她,不要这样教她,她想玩,你让她自己玩好了,你不要管她涂得颜色不对,涂的地点不对。

爷爷说,你看这书,是两岁孩子做的,现在你家都三岁多了,如果还涂不好,能行吗?

我说,这样就算涂好,也不是她自己涂的啊,是你教她的,是你手把手教她的,这样没用的。你只要大概的告诉她一下就行了,剩下的让她自己去摸索,去领会,去发挥,涂到外面也没事,香蕉涂成绿色也没事。她只要肯坐下来,安安静静的完成这项工作,就行了。

爷爷很不高兴,你自己不教,我教孩子,你还说这说那的。

我笑着说,爸,我不是不教,是用我自己的方法在教。我的孩子,我希望用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教育她,如果你不认同我的方法,你不用来教她,你只要陪她玩就行了,教育的事情我来做。

爷爷说,我没教她,我们老了能教什么啊,我们什么也教不了。

我没应答,心里真希望老爷子像他说的那样,什么也不教,事实上是处处都在教啊。
作者: 禾苗苗    时间: 2010-6-23 16:59:41

你爸有失落感呢,看他说的话,他不教才怪呢!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3 17:00:05

老爷子想,我当初这样教,这个闺女不也挺优秀的吗?
继续贯彻!;P
禾苗苗 发表于 2010-6-23 16:54


哈,老爷子是老公公。

他教出来的儿子,我真不觉得优秀。也许有人会觉得他的教育很成功,但我看到的只是被他教出来的几个书呆子:shutup:
作者: 禾苗苗    时间: 2010-6-23 17:00:20

你给你爸整点别的事情搞搞啊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3 17:01:11

你爸有失落感呢,看他说的话,他不教才怪呢!
禾苗苗 发表于 2010-6-23 16:59


但我真不希望他教啊,孩子都被他教傻了:heart1: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3 17:03:46

你给你爸整点别的事情搞搞啊
禾苗苗 发表于 2010-6-23 17:00


整啥呢。

老太太把宝宝带出去玩了,老爷子在家不是电视就是电脑。孩子一进家门,他的心思就在孩子身上了。

一进门,第一句就是,回来啦,看到爷爷怎么讲啊?

接下来,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中了:funk: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3 17:07:52

比如:

孩子想打开一瓶饮料,自己搞了半天也没打开。

老爷子就在旁边说,要不要爷爷帮忙?回答:要

老爷子:那你怎么讲呢?
宝宝:---
老爷子:你说,爷爷,请你帮我打开一下。
宝宝:--
老爷子:你说啊,爷爷,请你帮我打开一下
宝宝:爷爷,请你帮我打开一下
老爷子:你再说一遍,爷爷,请你帮我打开一下
宝宝:爷爷,请你帮我打开一下

我在旁边又一次抓狂:Q一个三岁多的娃,用不着这样教讲话吧。

而这种方式的讲话,做事,在家里无时不刻的上演着
作者: 六木    时间: 2010-6-23 17:16:48

呵呵,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问题
我感觉楼主稍微把思路一转变就两全其美了
在楼主的论述过程中,怎么没有孩子的感受呢?
如果孩子很享受老爷子的这种方式和方法,
你为什么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干涉老爷子呢?
是不是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的是对的,老爷子的是错的呢?
为什么非要论对错呢?
如果看老爷子的方式和方法是我们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不可以?

我们家,老爸、老妈、老婆和我都会给孩子讲故事
但是每一个人讲故事的方式和风格都会不同
我也从来没有强调那个对、那个错,孩子也很乐意不同的方式来听故事
或许孩子认为,他喜欢的是讲故事的这个氛围而不是故事本身
有时候我看到老爸用蹩脚的普通话给孩子磕磕绊绊的“念”故事的时候
我感觉非常可乐,但是我从来不去发表什么观点,我感觉这个人家爷孙两个享受时光。
还有我老婆也经常指出老妈在给孩子讲故事过程中的不正确发音
我就会和她说,尽量不要打断他们的过程,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
过期不然,现在孩子经常给奶奶挑错,甚至学会用奶奶的发音去念故事
这不也是其乐融融,我甚至想,孩子上学以后在拼音方面更有优势
因为他已经领教了很多错误拼音的方式和读法,呵呵

我们很希望老人们来认同我们的理念和方式
那为什么我不先去认同老人们的理念和方式呢?
难道教育也一定要分出一个黑白,你是对的,我是错的?
况且,我们真的正确么?为什么不把对方看做对我们有益的补充呢?
家庭成员之间教育方式一定有差异的,如果你总是看到差异,就是差异满天飞
如果你更多的看到大家爱孩子的那颗心呢?
况且,孩子自然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他会学会什么情况下,找谁更为合适。

我们家现在一个大乐趣就是儿子去曝光他和爷爷之间的所谓的“秘密协议”
在他看来,爷爷就是用来出卖的··· ···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3 17:19:45

17个多月的时候,小人迷上了跳。每天都会缠着人,抱着她往上跳。这是一项很累人的活,我们一家商量好,每人跳10下,就不跳啦。这样,每次一跳,就开始数,从一到十,就停下来。没想到,几天下来,小人就能很清楚的数出1~10了。现在每次出去,荡秋千或者玩跷跷板之类的游戏,小人都喜欢边玩,边数。所以经常被夸聪明。
暑假的时候,小哥哥们在我家,喜欢玩牌。小人就在旁边看。突然有一天,小人拿着一张牌送给我,说“6”,我一看果然是6。又试着让她拿其他的,能准确地拿出“2,3,4,6,8”。其中9和6经常会混淆,7经常会认成1。A,奶奶教她念“ai-s”  
所有这些,都成了爷爷觉得这孩子太聪明了,不得不教,并开始教小人认字,但被我认真的,确定的给制止了。爷爷也答应不教了。
但今年春节,一次我翻书柜的时候,发现了一本学前300字,最令我慌乱的是,这本书被翻得有点破烂了,明显是被经常翻阅的。
我拿出那本书,喊小人过来看。让我抓狂的是,上面的字,小人几乎能认出好几大十个:Q
我真是郁闷之极,我说了一遍又一遍,不要主动叫孩子认字,爷爷也答应了。结果孩子还不到3岁,已经认识了好几十个字了,大家说我是不是应该崩溃:Q
作者: 福娃京京    时间: 2010-6-23 17:23:53

呵呵,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问题
我感觉楼主稍微把思路一转变就两全其美了
在楼主的论述过程中,怎么没有孩子的感受呢?
如果孩子很享受老爷子的这种方式和方法,
你为什么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干涉老爷子呢?
是 ...
六木 发表于 2010-6-23 17:16

:muzhi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3 17:26:29

呵呵,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问题
我感觉楼主稍微把思路一转变就两全其美了
在楼主的论述过程中,怎么没有孩子的感受呢?
如果孩子很享受老爷子的这种方式和方法,
你为什么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干涉老爷子呢?
是 ...
六木 发表于 2010-6-23 17:16


谢谢你的回复:F:

我现在的心境,确实是这样,我对,老爷子错的。

但我选择写出来,就是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意见,哪怕是板砖,我也乐意接受。

我希望能达到你的境界,用欣赏的心态去接受老爷子的教育方式。

你提到的“用蹩脚的普通话讲故事”,这个在我家,我也觉得没有什么,有时候我也觉得很可乐,每当孩子认真的纠正着爷爷奶奶的错别字的时候。

我纠结的是老爷子的这种教育方法。
作者: 六木    时间: 2010-6-23 17:27:41

17个多月的时候,小人迷上了跳。每天都会缠着人,抱着她往上跳。这是一项很累人的活,我们一家商量好,每人跳10下,就不跳啦。这样,每次一跳,就开始数,从一到十,就停下来。没想到,几天下来,小人就能很清楚的数 ...
叮叮当 发表于 2010-6-23 17:19
你因为孩子会认识字,而崩溃····
你那些苦心让孩子认字而不得的人情以何堪?
你让我这个儿子现在可以独立阅读的老爸情以何堪?

认字是个问题?
不认字同样是问题?

孩子呢? 孩子在哪里?
你这种越俎代庖的抓狂是为什么呢?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3 17:34:40

我们很希望老人们来认同我们的理念和方式
那为什么我不先去认同老人们的理念和方式呢?
难道教育也一定要分出一个黑白,你是对的,我是错的?
况且,我们真的正确么?为什么不把对方看做对我们有益的补充呢?
家庭成员之间教育方式一定有差异的,如果你总是看到差异,就是差异满天飞
如果你更多的看到大家爱孩子的那颗心呢?
况且,孩子自然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他会学会什么情况下,找谁更为合适。
六木 发表于 2010-6-23 17:16


我写这个帖子,就是想融合两代人的理念,并不是寻求支持,一边倒的打倒老一代的观念。

所以我如实写下了我对我家老爷子的教育理念的不满,只有感觉到不满,才想到如何去融合嘛。

我想让大家看看,是我自己很偏激,看不到老爷子的好。不,我不是看不到老爷子的好,他那颗爱孩子的心我是看得很清楚的,但现在讨论的不是老爷子爱不爱孩子。况且不能因为他爱,我就要接受他所有的事情,《不要用爱来控制我》,这本书我读了很有感觉。

我想请大家帮我分析,帮我调整,老爷子的这些方法是好的吗?是正确的吗?我该如何去接受他。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3 17:37:31

你因为孩子会认识字,而崩溃····
你那些苦心让孩子认字而不得的人情以何堪?
你让我这个儿子现在可以独立阅读的老爸情以何堪?

认字是个问题?
不认字同样是问题?

孩子呢? 孩子在哪里?
你这种越俎代 ...
六木 发表于 2010-6-23 17:27


我的孩子认识那些字的时候,还不到3岁。我想知道,你的孩子2岁多的时候就能独立阅读吗?有哪些父母两岁多的时候就苦心让孩子认字呢?

还有我抓狂的原因是,老爷子为什么不顾我的理念,背后偷偷的教孩子认字呢?如果我抓狂就越俎代庖的话,那么老爷子的这种行为算什么呢?
作者: 一塌胡涂    时间: 2010-6-23 17:53:02

心里的接受还是很重要的。
但是按你所说的,你心里存在着很大的不接受!
这就是难过的地方了。
我自己的方法是,深呼吸,然后走开,做自己的事情去。

就我自己的经验看,我极少在孩子面前或是爷爷奶奶面前去阻止他们与孩子间的互动,或是给他们的互动做评论。只有极少数孩子的确有冒犯长辈的地方,我会给予阻止。
我是这样子给自己暗示的:
一,这是我无法改变的事情。
二,这没权力把这事情定义为,坏事情。
三,这是祖孙之乐,无可替代。
作者: 一塌胡涂    时间: 2010-6-23 17:59:07

我的孩子认识那些字的时候,还不到3岁。我想知道,你的孩子2岁多的时候就能独立阅读吗?有哪些父母两岁多的时候就苦心让孩子认字呢?

还有我抓狂的原因是,老爷子为什么不顾我的理念,背后偷偷的教孩子认字呢 ...
叮叮当 发表于 2010-6-23 17:37

这事情反过来想,老爷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他肯定认为,这家伙怎么不顾我的理念,就不好好培养我孙子呢?呵呵!

说白了,在中国,在一个大家子里面,成员之间的疆界还是很不清晰的。你认为孩子是你的,孩子的教育应该由你掌控,但老爷子一定认为,他也有份。这种疆界的问题,可能不仅存在于你和老爷子之间,或许也存在于你和孩子之间。我自己是觉得,疆界在现实中,是个挺难处理的事情,除非你的精神力量够强大。
作者: 一塌胡涂    时间: 2010-6-23 18:03:34

还要讲一个教孩子认字的事情。
就我所知,从大李的一些访问上也能看到,教孩子认字并不一定是什么大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是逼迫孩子认,孩子认字的情绪?这是你需要关心和了解的。
当然,从小巫的文章里面,我们又看到一点,孩子早认字没好处。这是专家之间的矛盾。我个人认为,小巫的理论是对的,勿用置疑。大李的说法,更贴近中国的实际,就象她所做的教育一样。呵呵!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4 08:38:39

心里的接受还是很重要的。
但是按你所说的,你心里存在着很大的不接受!
这就是难过的地方了。
我自己的方法是,深呼吸,然后走开,做自己的事情去。

就我自己的经验看,我极少在孩子面前或是爷爷奶奶面前去阻 ...
一塌胡涂 发表于 2010-6-23 17:53


你说的很对,我现在的心理存在着很大的不接受,并且这种不接受已经快要爆棚了。所以我开这个帖子,一方面让自己的这种感受流淌出来,心里会觉得舒服一点,一方面也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我该如何来融合这种不一致。

你做得很好,我自己也很克制,尽量不在孩子面前说这些,我一般是在背后说。但如果我在背后说了好多次,爷爷仍然不顾的话,我有时候会忍不住当面指出来。

我现在也是不去想,不去管,但心里真的很难受。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4 08:45:58

这事情反过来想,老爷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他肯定认为,这家伙怎么不顾我的理念,就不好好培养我孙子呢?呵呵!

说白了,在中国,在一个大家子里面,成员之间的疆界还是很不清晰的。你认为孩子是你的,孩子的 ...
一塌胡涂 发表于 2010-6-23 17:59


这正是我苦恼的地方。当我接触到育儿,我认识了“疆界”这个词语,我努力在我和孩子,我和别人之间划清疆界。但老一辈却完全没有这个概念,你说得很对,老爷子就是这么想的,他不但这么想了,还这么说了,这么聪明的孩子,父母不好好培养。

我自己的孩子,我不想好好培养吗?我当然想,但我和他对孩子培养的理念不一样。

比如孩子小时候,我培养他多爬,多探索;老爷子却要培养她爱干净,讲卫生,注重仪表。一点小的时候,就整天灌输这种理念,不要在地上乱爬,这样不卫生,我们要坐好,站好,坐有坐相,站有站样。

我和老爷子的拍子就一直没在同一点上,所以争议不断。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4 08:49:14

还要讲一个教孩子认字的事情。
就我所知,从大李的一些访问上也能看到,教孩子认字并不一定是什么大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是逼迫孩子认,孩子认字的情绪?这是你需要关心和了解的。
当然,从小巫的文章里面,我 ...
一塌胡涂 发表于 2010-6-23 18:03


对于认字,我也不是一棍子打死。

比如我在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孩子发现书封面上的大字和书的名字的个数正好相符,她就会用手一个个指着读,并问我对不对,我会告诉她是对的。现在孩子读过的故事书的名字,她都能认出来。我觉得这种学习,是按需所学,而不是直接灌输。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4 09:01:04

记录一下今天早晨的事:

早晨,孩子醒了,我抱着她来到客厅。心情很好,哼着歌曲。

到了客厅,老爷子说,宝宝醒啦。宝宝你该怎么说啊,有没有说爷爷早,奶奶早啊。

宝宝没吱声,坐在沙发上。

老爷子凑到宝宝身旁,头发梳了吗?头发怎么还没梳呢,头发不梳不好看,是不是,对不对?

宝宝没吱声。老爷子又重复了那句话。

宝宝大喊一声:我不想梳头。

老爷子说,不梳头怎么行呢,不梳头不好看啊,我们要把小辫子扎得美美的,对不对,是不是?

宝宝头也不回的喊,不梳,我就不梳,我不要好看

老爷子继续说,那你喝过牛奶了吗?不喝牛奶肚子会饿的,对不对,是不是

宝宝回答:我不喝,我今天什么都不喝

老爷子继续说,那你洗过脸了吗?脸是不是还没洗啊,早晨起来第一件事,要洗脸,对不对,是不是

宝宝回答:我不洗脸,我不梳头,我不喝牛奶,我什么都不想干

老爷子说,你要好好跟爷爷讲话,不能这么凶,爷爷是关心你,为了你好的

宝宝说,我不要好好讲话,我什么都不说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0-6-24 09:15:44

各教各的好了,百花齐放.

楼主,我觉得你心底里对公公的抵触和反感太深了.

某些层面上说,在一个大家庭里,孩子所获得的东西,会比小家庭的孩子要多些.......难道你一点也感受不到?

所以,放过这些枝枝末末,留下那些有益处的东西.........
作者: 福娃京京    时间: 2010-6-24 09:24:38

记录一下今天早晨的事:

早晨,孩子醒了,我抱着她来到客厅。心情很好,哼着歌曲。

到了客厅,老爷子说,宝宝醒啦。宝宝你该怎么说啊,有没有说爷爷早,奶奶早啊。

宝宝没吱声,坐在沙发上。

老爷子凑到 ...
叮叮当 发表于 2010-6-24 09:01

这些对话,真的让人崩溃。
作者: 正平的妈妈    时间: 2010-6-24 09:27:49

非常理解你,虽然我家不是公婆带,但我家保姆从我家小宝四个月都开始带,基本就像亲奶奶了。

就像你家老爷子一样,我家保姆每次小宝想要东西或者干什么事事,我家保姆都说:“宝宝,那你叫吧”,然后小宝就叫奶奶,她就很开心的给他拿。

现在小宝两岁,我带他出去玩,就发现别的孩子都是跑来跑去玩,我们家小人却一分钟内就叫四五次妈妈,实际上他也没说什么内容,他就是一会叫一下,一会叫一下。

唉,本来还不焦虑,看了楼主的帖子,我有点着急,我是不是也该和保姆说说呀,估计主要是她的原因。

唉,真是烦,说了也不会改观,我都有点无奈了,一般只有我不是吵架的口气告诉她什么,她根本就改不过来。
作者: 心舒    时间: 2010-6-24 09:27:49

记录一下今天早晨的事:

早晨,孩子醒了,我抱着她来到客厅。心情很好,哼着歌曲。

到了客厅,老爷子说,宝宝醒啦。宝宝你该怎么说啊,有没有说爷爷早,奶奶早啊。

宝宝没吱声,坐在沙发上。

老爷子凑到 ...
叮叮当 发表于 2010-6-24 09:01

这娃娃心里力量足够强!!

哈,要是我家闺女这么说话,我要乐了。
真能干的闺女。

我就想这么冲我老爹说话。我老爹也是喜欢这么操心别人的事情。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4 09:32:30

各教各的好了,百花齐放.

楼主,我觉得你心底里对公公的抵触和反感太深了.

某些层面上说,在一个大家庭里,孩子所获得的东西,会比小家庭的孩子要多些.......难道你一点也感受不到?

所以,放过这些枝枝末末,留下那 ...
琳0824 发表于 2010-6-24 09:15


是吗?也许是很深,我希望大家狠狠的拍我,把我拍醒,现在这个样子我也很难过。
但我希望大家深入的详细的来拍我。
比如今天早晨的事情,我觉得孩子一大早的好心情,被爷爷搅得一团糟,这样的做法,爷爷是正确的吗?是我对爷爷有成见,才觉得孩子的心情被搅糟了吗?
谢谢大家帮我分析,我真的很需要帮助
作者: 一塌胡涂    时间: 2010-6-24 09:32:51

记录一下今天早晨的事:

早晨,孩子醒了,我抱着她来到客厅。心情很好,哼着歌曲。

到了客厅,老爷子说,宝宝醒啦。宝宝你该怎么说啊,有没有说爷爷早,奶奶早啊。

宝宝没吱声,坐在沙发上。

老爷子凑到 ...
叮叮当 发表于 2010-6-24 09:01

要努力给自己找一些开心的因素。
排除掉爷爷那些让人心烦的废话,看看小家伙的回答就知道,小家伙并不需要爷爷的这些“好意”的嘛!小家伙知道选择自己需要的,这多棒啊!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0-6-24 09:38:56

大家庭出来的孩子,上幼儿园就适应得很快.

只要不是那种家里不断有战争的大家庭,其实,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会很开心的,有别的小朋友所没有的体验.
作者: 六木    时间: 2010-6-24 10:16:11

我在理解和同情LZ的心情的同时
恳请你尝试站在老人角度去看待和体会这个问题
类似问题我和老婆也探讨过
首先我得观点是不要试图去改变老人的做事方式
你的不认同只能招致老人的行为愈演愈烈
他们自有自己的行为逻辑和内心的逻辑
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没有麻烦自找麻烦的
一个方面所谓是老小孩,一定要把老人当小孩看待
很多的时候老人的做事方式和小孩很类似的
这个背后的行为机理我没有想明白,也没有看到相关的文章和报道
但是我认为这个和老人的心理机理和心理感受有关系的
这也是我想更多和各位分享的内容。

老人的心理机理是如何的?
尤其那些退休前身居高位,或者工作很繁忙的老人
退休以后性情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有了孙辈以后,大多数老人仿佛找到了生命的新的激发点
自己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又能通过孙辈身上体现出来
在他们的内心一定是我的孙子(女)而不是我们所想的人家的孩子
关键点在于他们要通过孩子来体现自我的价值
是他们更需要孩子,而不是孩子更需要他们。
这一点我们做晚辈父母的一定要清晰
所以我一再和老婆沟通,孩子是大家的,是这个大家庭的
而不是当妈妈你一个人的,这个是个关键
而且这个是现实,如果你和现实较劲,后果可想而知
一旦妈妈们表现出对对长辈的排斥,等于是自找麻烦
其情景类似于媳妇和婆婆争宠于儿子,这也是婆媳关系的核心
这个核心不想明白,很多矛盾无法解决。

在我们看来,老人们的育儿观念和方式是不合理的是值得商榷的
在老人们看来也是如此。这也是一个关键
具体内容我想各位筒子一定很明了
这就涉及我们是采取"推开"还是”拉拢“的策略
如果你认同自己的行为并不是很完美的同时,
你自然就容易接受老人行为中的一些不可思议
有些矛盾是无法调和的,那就让他并存就好了
这时候来决定这个取向的人是谁?
是孩子本身,孩子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个时候的挑战是,如果孩子选择老人而不是你,你会如何处理呢?

那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去把老人拉到我们身边,为我所用?
答案是可以的,但是前提一定要求我们比老人们站的更高!
首先给老人以认同和理解
并且在过程中给予老人的帮助与支持
所谓你想对方如何对你,你就如何对对方一样
其实我相信大多数老人还是明事理的
他也想让自己的孙辈成长的更为快乐和健康
只是他们不知道、不确认、不明晰他的方法的问题所在
而且我们很多的时候,给老人的感觉不是在质疑他们的方法
而是质疑他们本身,这就要求我们在和老人沟通的时候要“因人而异”
对待老妈我一般都是才有摆事实,讲道理,因为老妈可以进行沟通
对于老爸,那就是下命令,否则取消你带孙子的资格,
但是前提一定要指出他方法的不足,而不是他人本身

啰嗦很多,词不达意。
供大家参考。
作者: 一塌胡涂    时间: 2010-6-24 10:29:21

是吗?也许是很深,我希望大家狠狠的拍我,把我拍醒,现在这个样子我也很难过。
但我希望大家深入的详细的来拍我。
比如今天早晨的事情,我觉得孩子一大早的好心情,被爷爷搅得一团糟,这样的做法,爷爷是正确 ...
叮叮当 发表于 2010-6-24 09:32

我个人的感觉哈,你把你自己的难过,加到孩子身上去了。你是你和孩子之间界限不清的一个表现。:P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4 10:46:34

非常理解你,虽然我家不是公婆带,但我家保姆从我家小宝四个月都开始带,基本就像亲奶奶了。

就像你家老爷子一样,我家保姆每次小宝想要东西或者干什么事事,我家保姆都说:“宝宝,那你叫吧”,然后小宝就叫奶奶 ...
正平的妈妈 发表于 2010-6-24 09:27


正平妈妈,很抱歉我的帖子给你带来焦虑。

从你的描述中,我不知道你的孩子受保姆的影响有多大,就说你带的时候,孩子一会儿会喊你一下这种情况,我想是不是你陪孩子的时间不够多,给孩子的安全感不够,所以孩子用不时的喊你,得到你的应答,来确认妈妈在我身边这个事实。

呵呵,希望你多观察观察。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4 10:48:43

这娃娃心里力量足够强!!

哈,要是我家闺女这么说话,我要乐了。
真能干的闺女。

我就想这么冲我老爹说话。我老爹也是喜欢这么操心别人的事情。
心舒 发表于 2010-6-24 09:27


呵呵,说实话,孩子这样回答,我感觉也很爽。

我不能这样说,孩子这样说了,老爷子不会生气,但老爷子不会体会到孩子的不满。

现在小,也许这种回答还能一笑了之。等大一点,再这样说,可能就要被教育,目无尊长,不尊重老人,等等之类的话吧。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4 10:50:48

要努力给自己找一些开心的因素。
排除掉爷爷那些让人心烦的废话,看看小家伙的回答就知道,小家伙并不需要爷爷的这些“好意”的嘛!小家伙知道选择自己需要的,这多棒啊!
一塌胡涂 发表于 2010-6-24 09:32


谢谢。

不过我有点担心,孩子用这样的方式答话,会形成惯性,目前已经有点这样的迹象了:(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4 10:54:05

大家庭出来的孩子,上幼儿园就适应得很快.

只要不是那种家里不断有战争的大家庭,其实,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会很开心的,有别的小朋友所没有的体验.
琳0824 发表于 2010-6-24 09:38


我不知道我家属不属于大家庭,但我保证我家里没有战争。虽然我对爷爷心里觉得很不满,但表面上给足了足够的尊重。上面对爷爷所谓的提示,那也是在非常尊重的口气跟爷爷讲的。

我家还没上幼儿园,不知道她是否能很快的适应幼儿园。
作者: 一塌胡涂    时间: 2010-6-24 11:06:12

我在理解和同情LZ的心情的同时
恳请你尝试站在老人角度去看待和体会这个问题
类似问题我和老婆也探讨过
首先我得观点是不要试图去改变老人的做事方式
你的不认同只能招致老人的行为愈演愈烈
他们自有自己的行为 ...
六木 发表于 2010-6-24 10:16

六木说的“拉拢”,极是!
老爷子是个老孩子。我家婆婆也常说公公是老孩子。我觉得有时真是这样的。
老孩子其实就跟两岁小孩子一样,执拗,一根筋,难以理解。
那么想想你跟老孩子之间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依存关系?你们一定得住在一起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个事实首先得接受下来。
接下来的,就是解决老爷子给你制造的“麻烦”了。

比如,老爷子用金钱收买孩子学“知识”。
劝阻无效。那么,接下来要考虑,孩子对钱有概念吗?如果钱在孩子眼里,比不上一颗糖,那这种奖励本身就无效。如果孩子对钱有少些概念,那可否转化为,带孩子学储蓄,学理财?

老爷子干扰孩子的绘本学习,怎么办?
妈妈选择走开吧。去洗洗衣服听听歌。因为做为老爷子,他是无法理解,为什么你可以告诉孩子,那个凳子那是衣服,可以,他指着书说那是兔子,怎么就不行了。是吧?

其实说白了,就你讲的很多事情,在我们家也基本上是经常上演的。

孩子两岁半已经能表演0数到100了,一完成0到100的认知,孩子奶奶就开始教1+1=2,2+1=3...99+1=100。如果从你的角度看,你觉得,这样的认识教育有必要吗?反正我是觉得没必要的。但要回头想想,这是孩子跟奶奶之间的游戏,他们自己乐在其中,这就OK。奶奶觉得有成就,也觉得这样带孩子不累,OK,奶奶心情好了,大家才有饭吃啊!这事情很重要的!

爷爷也是。你家老爷子的废话,在我家也天天上演,只是换了些内容而已。废话的内容可以保持一年不变。这也算是爷爷和孩子之间的游戏,只存在于他们两个人之间。

所以我自己的感觉是,关键在于孩子的情绪。而且孩子也有这智慧的。这一点应该要相信孩子。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4 11:09:41

老人的心理机理是如何的?
尤其那些退休前身居高位,或者工作很繁忙的老人
退休以后性情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有了孙辈以后,大多数老人仿佛找到了生命的新的激发点
自己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又能通过孙辈身上体现出来
在他们的内心一定是我的孙子(女)而不是我们所想的人家的孩子
关键点在于他们要通过孩子来体现自我的价值
是他们更需要孩子,而不是孩子更需要他们。
这一点我们做晚辈父母的一定要清晰
所以我一再和老婆沟通,孩子是大家的,是这个大家庭的
而不是当妈妈你一个人的,这个是个关键
而且这个是现实,如果你和现实较劲,后果可想而知
一旦妈妈们表现出对对长辈的排斥,等于是自找麻烦
其情景类似于媳妇和婆婆争宠于儿子,这也是婆媳关系的核心
这个核心不想明白,很多矛盾无法解决。
六木 发表于 2010-6-24 10:16


这段真是一语中的,就是这个样子的,我家老爷子很需要孩子,他是把他今后的人身价值寄托在这个孙女身上了。
而我正处于这个核心想不明白的阶段。我清晰的知道,老爷子要的是什么,想做的是什么,但我没想明白,我为什么要妥协,我为什么要把我的孩子当做“牺牲品”来妥协。我真的是在和事实较劲,我真的是在自找麻烦。所以我很烦躁。
这个孩子事实就是我和老公的啊,爷爷奶奶只能协助,当然可以不协助,但不能为孩子的教育做主吧。
我真的是想不明白。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4 11:10:24

在我们看来,老人们的育儿观念和方式是不合理的是值得商榷的
在老人们看来也是如此。这也是一个关键
具体内容我想各位筒子一定很明了
这就涉及我们是采取"推开"还是”拉拢“的策略
如果你认同自己的行为并不是很完美的同时,
你自然就容易接受老人行为中的一些不可思议
有些矛盾是无法调和的,那就让他并存就好了
这时候来决定这个取向的人是谁?
是孩子本身,孩子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个时候的挑战是,如果孩子选择老人而不是你,你会如何处理呢?
六木 发表于 2010-6-24 10:16

目前在我看来,孩子很不喜欢爷爷的这种方式,她越来越多的感觉爷爷太烦。她看动画片的时候,爷爷一走近,就大喊爷爷不要来,她自己可以尽情的笑尽情的跳。而爷爷在旁边,会不住的提醒他,该怎么笑,该怎么跳,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现在她越来越多的在家大声呵斥爷爷,不要爷爷这个,不要爷爷那个。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不希望她用这样的态度去和老人讲话,我觉得很不礼貌,同时我又很同情孩子,换成我也想那样制止爷爷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4 11:11:32

那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去把老人拉到我们身边,为我所用?
答案是可以的,但是前提一定要求我们比老人们站的更高!
首先给老人以认同和理解
并且在过程中给予老人的帮助与支持
所谓你想对方如何对你,你就如何对对方一样
其实我相信大多数老人还是明事理的
他也想让自己的孙辈成长的更为快乐和健康
只是他们不知道、不确认、不明晰他的方法的问题所在
而且我们很多的时候,给老人的感觉不是在质疑他们的方法
而是质疑他们本身,这就要求我们在和老人沟通的时候要“因人而异”
对待老妈我一般都是才有摆事实,讲道理,因为老妈可以进行沟通
对于老爸,那就是下命令,否则取消你带孙子的资格,
但是前提一定要指出他方法的不足,而不是他人本身
六木 发表于 2010-6-24 10:16


呵呵,这点你是儿子,你可以命令爷爷,但我不可以,我开玩笑说,如果你不认同我的观念,你可以不教,你只要带她玩就可以了。这样爷爷也会很不高兴。
还有我家的老爷子,非常非常固执,他认为自己的观念完全正确,不容置疑,所以你说了,他也不会听。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4 11:12:49

啰嗦很多,词不达意。
供大家参考。
六木 发表于 2010-6-24 10:16


最后很喜欢你的啰嗦,希望你经常来啰嗦啰嗦,你的啰嗦对我很有用。虽然我现在还没想明白,但很值得我深深的思考 :handshake
作者: 福娃京京    时间: 2010-6-24 11:15:12

这段真是一语中的,就是这个样子的,我家老爷子很需要孩子,他是把他今后的人身价值寄托在这个孙女身上了。
而我正处于这个核心想不明白的阶段。我清晰的知道,老爷子要的是什么,想做的是什么,但我没想明白, ...
叮叮当 发表于 2010-6-24 11:09

:handshake
孩子应该就是成为孩子自己,父母和老人都不能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强加在孩子身上。
作者: 福娃京京    时间: 2010-6-24 11:17:29

目前在我看来,孩子很不喜欢爷爷的这种方式,她越来越多的感觉爷爷太烦。她看动画片的时候,爷爷一走近,就大喊爷爷不要来,她自己可以尽情的笑尽情的跳。而爷爷在旁边,会不住的提醒他,该怎么笑,该怎么跳,什么 ...
叮叮当 发表于 2010-6-24 11:10

大声呵斥应该是孩子的反抗吧

不要给予孩子太多礼貌道德方面的语言教育,以身作则就足够了,你也不要心里焦虑孩子对老人的喝斥了,放松点,如果老人尊重孩子,孩子必定会尊重老人的。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4 11:32:49

我个人的感觉哈,你把你自己的难过,加到孩子身上去了。你是你和孩子之间界限不清的一个表现。:P
一塌胡涂 发表于 2010-6-24 10:29


呵呵,我不知道孩子难过不难过。但从孩子的回答来看,孩子明显是不高兴的啊
作者: 一塌胡涂    时间: 2010-6-24 11:39:10

呵呵,这点你是儿子,你可以命令爷爷,但我不可以,我开玩笑说,如果你不认同我的观念,你可以不教,你只要带她玩就可以了。这样爷爷也会很不高兴。
还有我家的老爷子,非常非常固执,他认为自己的观念完全正确 ...
叮叮当 发表于 2010-6-24 11:11

其实很难说父子之间的沟通就一定会比较好。

象我婆婆,已经算是开明的时尚人士了。但也并不是所有观念都能接受的。就上次我和孩子爸坚定一心的要在家里执行孩子自己吃饭的问题。最后的结果是,婆婆指着孩子爸大骂神经病。你知道,为了一个问题,在家里造成了不快,那其实真是很难受的。大骂之前,大家之间绷了一要紧紧的弦,就差那断的一刻了。
最后我们反省,我们到处担心什么?担心孩子不会自己吃饭?其实他会就是他在家就依赖。那担心他到幼儿园没饭吃?也不至于,他一饿了就味口极好,出门玩累了下馆子,自己叭叭叭吃得可快了。那,我们担心是到底是什么?
最后我们放手了,喂就喂去吧。一家人的和睦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说到和睦,也是很难的。我们家目前的做法是分开住。当然这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实现的。但我觉得,分开住之后,大家之间的界限被空间划分了一下,就不会那么难以理顺了。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4 11:45:05

六木说的“拉拢”,极是!
老爷子是个老孩子。我家婆婆也常说公公是老孩子。我觉得有时真是这样的。
老孩子其实就跟两岁小孩子一样,执拗,一根筋,难以理解。
那么想想你跟老孩子之间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依存关 ...
一塌胡涂 发表于 2010-6-24 11:06



你是一个智慧的妈妈。:F:

对于老爷子用金钱收买孩子学“知识”,说实话,是我自己很排斥,那时候孩子还不到两岁,她对于金钱还没有任何概念。但我想,一旦我认可了这种方式,那么老爷子会一直使用这种方式,那么总有一天,孩子会认识到金钱,那我不是还要引导她不要因此而学习的目的吗?与其以后自找麻烦,还不如把麻烦扼杀在摇篮中,在我家不需要用金钱机制激励,老爷子你钱多,分给其他的孙子孙女去吧。

对于我家老爷子的育儿态度,我一直是采用不认同的态度。原因之一,就是我自己确实很不认同这样的方法,我可以尊重你,但我可以选择不认同你。原因之二,我不想虚伪采取认同的态度,因为现在老爷子的态度,是这孩子的教育缺他不可。而我呢,自私的想法,是孩子上小学前,需要爷爷奶奶照顾,等上小学了,就不需要爷爷奶奶了。这样,我要让老爷子明白,这孩子的教育不是他说了算的,我们只需要他们照顾孩子的起居,打消他决定和我们住到底的念头。

自私吧,大家尽管拍我吧。

我要学习你的心态,好好的学习。
作者: 叮叮当    时间: 2010-6-24 12:50:24

其实很难说父子之间的沟通就一定会比较好。

象我婆婆,已经算是开明的时尚人士了。但也并不是所有观念都能接受的。就上次我和孩子爸坚定一心的要在家里执行孩子自己吃饭的问题。最后的结果是,婆婆指着孩子爸大 ...
一塌胡涂 发表于 2010-6-24 11:39


跟老人住在一起,家庭和睦还是要放在第一位。就像六木说的,育儿这种事,谁能有把握说出谁是谁非呢,我也只有在网上才想分个究竟。

不过说真的,还是不住在一起轻松。
作者: 幸福花开    时间: 2010-6-24 13:01:42

心里的接受还是很重要的。
但是按你所说的,你心里存在着很大的不接受!
这就是难过的地方了。
我自己的方法是,深呼吸,然后走开,做自己的事情去。

就我自己的经验看,我极少在孩子面前或是爷爷奶奶面前去阻 ...
一塌胡涂 发表于 2010-6-23 17:53
:muzhi
作者: 幸福花开    时间: 2010-6-24 13:18:04

做父母的都不放松啊,我已经觉得自己够放松了还是对婆婆偏心孙女耿耿于怀,怕她会影响孩子成长,因为我希望孩子放松、大方,皮一点儿,而婆婆希望孩子老实不闹,谁也说服不了谁
作者: 一起成长    时间: 2010-6-27 06:37:37

两代人一起育儿有其好处也自有其弊端,靠自己去平衡吧,谁都难以改变谁,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境
作者: Q妈    时间: 2010-6-27 21:53:04

楼主的经历我深有体会。我家老爷子也是这样,但主要是生活上。比如一天要问几十遍“要小便了吧?”也不管孩子那会是不是正在忙着工作。再就是吃饭,本来在我的坚持下,在他一岁半时已经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了,但爷爷奶奶生怕吃不饱,用勺子追着喂。
作者: Q妈    时间: 2010-6-27 21:57:27

我现在就是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在处理这么个五口之家,我相信孩子的智慧。




欢迎光临 幸福大观园 (http://www.xingfudgy.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