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观园

标题: 共情的后果是越来越娇气? [打印本页]

作者: 家有小棉袄    时间: 2011-5-29 08:51:54     标题: 共情的后果是越来越娇气?

早晨又是这种情形,太多这样的情形让我快崩溃?要知道我闺女可是快七岁了,还这样、、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吧。我现在有些怀疑我以前的那些所谓‘共情’,方法不对,我太赞同她的感受,比如,哭、、哼哼唧唧、、以至于她觉得那些表现是很自然的。现在,当妈的扛不住了,我要大声告诉她,我烦你这样,我讨厌你经常哭、、
作者: 家有小棉袄    时间: 2011-5-29 09:06:11

要说以前我对孩子还是很耐心的,但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极度缺乏耐心的人,所以很多时候我承认我是耐着性子在对她,这种情况随着她年龄的增长有所减退。我也说不上为什么,一看到她哼哼或者哭,我心里就有鼓气在慢慢向外膨胀,我估计脸色定是很难看。
其实我也知道这么大的孩子哭是很正常的,可我就是烦,这个烦有时轻有时重,轻的时候我会在将要发火之前离开她,也就是不理她。重的时候我就声色俱厉开口就来,看着孩子眼泪是收回去了,我的心也痛了、、
作者: 阿毛阿飞    时间: 2011-5-29 09:12:09

共情不在于口头上的赞同,而是你从内心能体会到孩子的感受,因为体会到了,才能让孩子感到自己得到了理解。
楼主的情况好像是在理性上做“共情”,自己内心的感受是烦、有气,这样孩子不会觉得真的得到了理解,反而会有种担心:妈妈会不会生我气啊?是不是接下去就要变脸?
作者: 家有小棉袄    时间: 2011-5-29 09:14:44

我是该好好学习了。可是我的悟性很差,以前在李网的时候,坛子里大家提到的书我几乎都有,但也就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说实话看不进去。也照本宣科的做过,比如‘共情’,这样的后果就是我的孩子快七岁了,越来越娇气,遇到一点点的事就是哭、

我知道,不是书不好,是我没领会好。我文化程度不高,领会不来。
作者: 阿毛阿飞    时间: 2011-5-29 09:25:38

楼主有没有看电影、电视或小说,看得哭出眼泪或笑出声儿的时候?那时你就在和虚构人物共情。
共情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基础,只要你打开心扉、全神贯注地关注孩子、体会孩子的心情。
作者: 水下掠艳    时间: 2011-5-29 09:26:58

如果你知道,抑制孩子的哭,对她心理和生理是什么影响,可能就不会那么做了。

当然,这是认识层面的事情。

还有你本人的原因,可能是身体上的。你自己哭吗?你心肠硬吗?你容易莫名感到烦躁吗?
作者: 家有小棉袄    时间: 2011-5-29 09:37:10

今天早上,孩子拿我的手机写短信玩,有个字她不会写,叫我过去帮她,我就过去了,这过程中我不小心把她写的字给删掉了,我急忙道歉并想找回,这时她急了,说坏妈妈、什么破手机、、我以后再也不写了、、等等。我刚开始还陪着笑,说对不起哦,写了半天的字让妈妈都删了。

她倒好,流眼泪了。我估计我此时脸色也是转阴了,说,不就是删了吗,重新写不就行了。她嘴里嘟哝着破手机坏妈妈,大声哭。

我越来越烦,忍不住了、、我说我讨厌你这样,哭什么呢,有什么大不了得、、

哎,不说了,心里说不出的难受,以前我对自己立下过规矩,对孩子,盛怒之下不要说话。可是我一次次的这样,都控制不住自己,难受死了。
作者: 家有小棉袄    时间: 2011-5-29 09:49:18

谢谢阿毛阿飞、水上掠艳。看到你们这么快回复我的问题,我好激动。其实我遇到好多的问题,很多时候我都这样安慰自己,这是孩子这个阶段的自然表现,以后会好的。这也是我在李网学到的,至于是不是真的以后会好,其实我心里没底。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心里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不正常的、、这让我感觉很惶恐,很无助,觉得养了个孩子就好像多了个负担。

你们愿意帮我解答,真的好感谢你们。
作者: 家有小棉袄    时间: 2011-5-29 09:55:56

先去陪孩子了,好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姐妹帮我解答。

我的疑惑有:如何正确共情?我的孩子上述表现正常吗?当妈妈的如何修身养性,做到不生气,不烦操?

谢谢大家。
作者: 家有小棉袄    时间: 2011-5-29 09:56:03

先去陪孩子了,好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姐妹帮我解答。

我的疑惑有:如何正确共情?我的孩子上述表现正常吗?当妈妈的如何修身养性,做到不生气,不烦操?

谢谢大家。
作者: 阿毛阿飞    时间: 2011-5-29 10:03:07

在养孩子这件事上,其实也没什么绝对的对错。
至于正常不正常的,家长自己心里先不要太在意。什么几岁走路、几岁开口、几岁认字、几岁……都是相对的,孩子之间千差万别,没多大可比性。
要说共性,养孩子不易那是当然的,不是有句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么。
我是把养孩子当挑战看,把家人、孩子当“战友”,一起成长,一起度过所谓的困难。
作者: 阿毛阿飞    时间: 2011-5-29 10:09:27

我写过一篇育儿心得,也许会对楼主有帮助。
和这坛子里的大佬们相比,当然很幼稚,也没什么理论和分析,只是个人心得而已。
作者: 阿毛阿飞    时间: 2011-5-29 10:09:33

听孩子说话
    我有一个爱说话的女儿。
    很多次,我真希望手边有个大胶条,能把她的嘴封上。然而我才提高声音,她就哀怨地看着我,眼里含泪:妈妈,你又骂我;不然就放声大哭:坏妈妈,我生你的气。就像狗血电视剧的桥段。
    唉,听孩子说话不是件容易差事啊!当爸妈的还真有不少功课要修炼。
    为了能让自己离“坏妈妈”的角色远点,我本着“一个孩子看书养”原则,开始学习的旅程。在看了N篇育儿经、啃掉几本沟通术后,总算略有所悟。在女儿身上实验下来,下面的三招还有点效果。
    一、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女儿话多,以一天为例吧。从早上起床开始,她的话匣子就打开啦。起床时她抱怨“没睡够”。接着对早餐挑挑拣拣:“我不想吃鸡蛋”。上学路上她对天气、行人、车辆、动植物发表评论,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到放学时间,除了展示她得到的粘纸和小礼物,她还有一大堆的新闻要分享“今天游泳教了新动作”、“我会单脚跳了”、“**打了人,他这么做是不对的”……回家之后,她给每个玩偶编台词,排演演绎魔幻肥皂剧。晚餐又是评论时间。之后玩游戏、听故事、看动画片,她始终有重要意见要发表。上床睡觉还要跟奶奶开卧谈会,一次次叫醒已经打呼的奶奶继续聊天。
我知道很多教育书籍说,听孩子说话要“全神贯注”。但看看这普通的一天,如果我全神贯注地听女儿说每句话,估计上学路上我就得疯掉。所以,很多时候我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比如上学放学路上,面对女儿滔滔不绝的评论和提问,我让它们从脑子里过一下,然后,“嗯,哦,这样啊……”或者“你觉得呢”。女儿一般也不计较我的“心不在焉”,继续发表她的宏篇大论。
有一次她问:“天空为什么是蓝色?”我习惯性回答:“你说呢?”“哎呀,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因为云是白色的呀,蓝天白云才好看么!”
嗯,还好我没把光学折射和光的波长倒腾出来。
T   (在很多时候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大人感觉轻松不少,孩子也完全不会介意。如果,孩子真有话跟大人说,一般都会重复一遍或者提高声音来强调,到那时大人再集中精神也完全来得及。)
    二、看着孩子的脸
当然,有些时候还真得“全神贯注”,尤其是孩子闹别扭、发脾气的时候。这时,单靠听声音大人不一定搞得清楚状况:她是生气还是懊恼,是悲伤还是沮丧,是不耐烦还是累了。选个能看清孩子表情的角度能帮大人很多,坐到她身边或者蹲在她面前,看着她的脸,仔细听她发出的每个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大人不再居高临下,注意力很自然全部放在孩子身上,更容易听懂孩子说的话。而孩子也会把大人当作可靠的伙伴和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打算责备她的人。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心里总是充满情绪,头脑无法理性地思考,这时,大人的意见再中肯、分析再准确、解决方案再完美,都无济于事,反而会带来更多的伤害。孩子闹脾气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大人的理解:明白她的心情是怎样的,明白她需要什么或不需要什么。看着孩子的脸,大人比较容易体会到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天临睡前,女儿问我:“灰姑娘、白雪、美女和睡美人,你最喜欢哪个公主?”
“都一般,美女吧,她爱读书,还很勇敢,不像睡美人,只会睡大觉,等王子来救她。”(我这次真的很唐僧,唠叨了这么一大堆,还忘了“你觉得呢”。)
“妈妈坏!你才只会睡大觉呢!懒妈妈!坏妈妈!”女儿大怒。
我被打懵啦:“怎么啦?”
“睡美人公主才不是只会睡觉!她唱歌很好!她还会采草莓!她的裙子是粉色的!还会变颜色!”她涨红了脸,泪水在眼眶打转,好像她就是那个被我批评的睡美人。
忽然之间,我明白了:“你最喜欢睡美人,是吗?你希望妈妈也喜欢她,对吗?”
“就是么!睡美人有金色的头发、蓝眼睛,长得最漂亮了!”她大声说着,一脸“你可真傻,现在才明白”的表情,“你现在最喜欢哪个公主?”
“睡美人的确很美,但妈妈和你是两个人,有时候喜欢的东西就不一样。比如,你最喜欢粉红色,我最喜欢鹅黄。你喜欢睡在床的这边,我喜欢睡另外一边。”
“我就是要你跟我一样喜欢睡美人么~”她半撒娇半耍赖地说。
“宝贝,我们两个真的不一样啊。妈妈累了,快睡着了,但你还不想睡是吗?拜托,能帮我关下灯吗?”
“哼,还要我帮你关灯!”她一边抱怨一边关了灯。
(听孩子说话的时候,看着她的脸,就像电影里出现特写镜头,观众不由自主把自己带入到电影中,跟着角色感受和思考,理解她为什么会这么说、这么做。)
    三、完全彻底的诚实
最后,我也有心烦意乱的时候,不想听女儿说话,自己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希望女儿能即刻闭嘴,让我一个人清静一下。
这时,最难的是保持诚实。
诚实地对自己说:我做不到耐心倾听,只是因为我情绪不佳,状态不好,跟女儿没什么关系。抱怨她喋喋不休,只是因为我不愿意承认自己能力有限,就让女儿当借口,来给自己一个心理平衡:不是我做的不够好,实在她的表现非人类。
诚实地对女儿说:妈妈现在累了,心情不好,没办法陪你,听你说话。我需要自己一个人呆着,让自己心情平静下来。我希望你到其他房间去玩。
这么做,女儿可能会觉得不高兴,那我也只能接受这个后果。我和她就像一起成长的同伴,都要学习怎样和自己的情绪相处,寻找一些既能让自己感觉变好、又不会伤害他人的方法。我得学习对自己和女儿都保持完全彻底的诚实:我不是完美妈妈,她也不是完美孩子,我不可能知道她的所有想法,也不可能满足她的所有需要,更不能保证她在成长过程中不受伤、不出错,我其实和她一样也在适应和学习,有时候,我很笨拙、缺乏信心,有时候,我需要她的帮助和支持,更多时候,我在她后面,跟得很辛苦,还很变态地感到又自豪又幸福。

    听孩子说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我当妈妈的作业表上,这恐怕占到了60%。每次,我觉得自己有点进步,好像快找到女儿的“命门”,她又有新状况,让我一头雾水。当妈真是个考验,但愿到她18岁的时候,我也能毕业。
作者: 蜗牛+海绵    时间: 2011-5-29 10:16:28

真佩服这里的妈妈们。{:1_143:}
作者: 蜗牛+海绵    时间: 2011-5-29 10:25:48

我在处理孩子问题上的事情比较简单,就事论事。比如,前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都是赖赖唧唧的,原来是不知穿什么衣服好,找到症结后,我会在前一天晚上提醒她把明天的衣服准备好。
    小朋友遇到不如意的事喜欢哭很正常,总比闷在心里好,但是哭的背后可能是某些方面没有得到满足,找到这个原因后想办法解决。
    我也是一个没有耐心的妈妈,如果去和她共情,最后大发雷霆的是我。所以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最好了。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5-29 13:19:18

共情需要,适当的冷处理也是需要的.

人都是得寸进尺的,恩威并施才懂得什么是"好"..........
作者: 烟柳斜阳    时间: 2011-5-29 15:13:38

也说说自己的一点小体会···

你的这个阶段我也有过,书没少看,但真正能变成自己东西的不多,再有,每本书都不是能具体到“教育我们自己的孩子”··我的意思你明白吗?说白了就是“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适用于她家的孩子,但并一定适用于你家的孩子!

有一段日子我也很烦躁,就是自己对自己不太相信了,怕自己给孩子的自由太多,怕自己溺爱孩子,等等等等。等过了一段日子,我发现我也没有再看什么“高深的书”,可是,这种烦躁的情绪慢慢的淡化了,育儿变得轻松和快乐,仿佛一下子开启了一扇修慧之门,一切都变得那样简单··

其实我觉得给孩子共情是对的,但一定是要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想做给别人看(或者说是因为你知道共情,你也想适当的使用它),最主要的是你能从心里爱孩子,包容他,接纳他,说白了,真爱是前提,如果没了这个前提,什么都将无从谈起!对待孩子是需要耐心,但是“真正的耐心”,不是那种“忍耐的心”··

还有,共情也是不能泛滥的,要适度,我觉得共情不是迁就···
作者: 烟柳斜阳    时间: 2011-5-29 15:23:58

你的那个编短信的例子,太熟悉了,我儿子也经常会这样,他会把责任都归结到我头上,然后借题发挥,无理取闹一翻···一般这时候我就知道儿子肯定是“心情不好”,他要发泄了。

你举得的这个例子,开始我也会和你一样,告诉她“妈妈很抱歉,把你编的的字给删了,妈妈现在帮忙”。如果她开始哭闹,我会很平静的看着她,很平静的看,但不能发火,然后再重复一遍,如果她还哭,那我就离开去干别的···

而且我觉得你道歉的时候不要“陪着笑脸”,很郑重的就可以了···
作者: 敏锐    时间: 2011-5-29 15:36:43

也可能跟孩子的性格有关系吧?
有的孩子可能就是敏感爱哭呢?
会不会?
我们家敏,好像就特爱哭
如果我能平静的听她哭 完
哭 过后
她就会特平静
好像只要让她放心的哭
哭完,那页就过去了
作者: 敏锐    时间: 2011-5-29 15:37:17

如果真是这样,不挺好的吗
哭,多简单啊
只要哭过,伤心难过统统都能过去的话。多好的事呢
作者: 家有小棉袄    时间: 2011-5-29 17:08:13

认真的看了各位妈妈的留言,先谢谢你们{:1_143:}我还有一些问题请教,抚育孩子成长这条路上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大家是,心里早有准备,能预先判断,妥善解决,还是和我一样,被动接受不知所措,弄得最后问题没解决,心情也坏了。而且我担心会有贻害,这是最主要的,比如孩子会看我的脸色、、

希望大家不吝赐教,我需要你们的帮助。
作者: 黑莓    时间: 2011-5-29 20:30:14

敏锐是你的名字还是孩子的名字? 给孩子换个名字呗 {:1_141:}

回复 19# 敏锐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5-29 20:42:17

认真的看了各位妈妈的留言,先谢谢你们我还有一些问题请教,抚育孩子成长这条路上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
家有小棉袄 发表于 2011-5-29 17:08

我觉得每个孩子情况不同,妈妈除了看书之外,更需要摸索.什么是摸索?

摸索就方法用到孩子身上后,看孩子的反应,然后调整.......直至适合自己的孩子为止.

换句话说就是:看孩子的反应行事.
作者: 水下掠艳    时间: 2011-5-29 21:12:29

听孩子说话
    我有一个爱说话的女儿。
    很多次,我真希望手边有个大胶条,能把她的嘴封上。然而我才 ...
阿毛阿飞 发表于 2011-5-29 10:09


认真看完。有收获。

睡美人那段笑死我了,你家闺女太太可爱了。
作者: minpig    时间: 2011-5-29 22:40:30

听孩子说话
    我有一个爱说话的女儿。
    很多次,我真希望手边有个大胶条,能把她的嘴封上。然而我才 ...
阿毛阿飞 发表于 2011-5-29 10:09



阿毛童鞋处理的很好
作者: minpig    时间: 2011-5-29 22:42:13

也说说自己的一点小体会···

你的这个阶段我也有过,书没少看,但真正能变成自己东西的不多,再有,每 ...
烟柳斜阳 发表于 2011-5-29 15:13


你的小体会我也有,就是我说不出来,说到底了:还是真正地相信自己,相信孩子
作者: 烟柳斜阳    时间: 2011-5-30 06:00:10

回复 21# 家有小棉袄

我现在深深的觉得,书本上的那些东西只能给我们一个理论上的“标准”,真正的处理起事情来还要跟从自己的内心!!!我觉得这点最重要了,有一颗真爱孩子的心,就跟着自己的心走吧···

嘻嘻,说句不太中听的话,我们有个妈妈说,教育孩子是需要“水平和智慧”的,如果我们没有那么高的的修为——大多数人,那就听其自然吧,听从心的召唤,甭管解决的“水平咋样”,最起码咱不纠结了,你说呢···

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充分的相信孩子——我真的就觉得孩子没有错,都是家长引导的不好,都是家长的自身原因。有了这个前提,我觉得我们真的能从心里爱上孩子!这问题就好办了··

别急,凡事都需要一个过程····
作者: 风筝之手    时间: 2011-5-30 06:50:15

学习了,
作者: 明月出天山    时间: 2011-5-30 09:21:03

所以很多时候我承认我是耐着性子在对她,家有小棉袄 发表于 2011-5-29 09:06


这不是共情。也不可能是共情。
作者: 明月出天山    时间: 2011-5-30 09:22:14

今天早上,孩子拿我的手机写短信玩,有个字她不会写,叫我过去帮她,我就过去了,这过程中我不小心把她写的 ...
家有小棉袄 发表于 2011-5-29 09:37



真没有看出来有共情的过程啊?
作者: 明月出天山    时间: 2011-5-30 09:26:01

总的感觉是楼主目前的状态比较急躁,耐心不足。是不是压力比较大,或者期待比较多?

想要共情,得先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慢下来。这样才能够知道孩子发脾气那一刻,到底是什么情绪。

在急躁的时候,是无法了解和理解孩子的情绪的。也谈不上共情。
作者: mindxie    时间: 2011-5-30 09:32:17

咋跟我家孩子这么像?我曾经也一度认为是很娇气。不过现在不这么想了,孩子的天性吧。做妈妈的耐心就好
作者: mindxie    时间: 2011-5-30 09:32:28

耐心等她长大
作者: 敏锐    时间: 2011-5-30 13:04:30

敏锐是你的名字还是孩子的名字? 给孩子换个名字呗

回复  敏锐
黑莓 发表于 2011-5-29 20:30



    ?为什么要给孩子换名字?????????????????
作者: 独舞欣妈    时间: 2011-5-30 13:08:36

共情不是迁就,不是同意,也不是同情。
作者: 蜗牛+海绵    时间: 2011-5-30 13:09:21

那是什么
作者: 丁丁和叮咚    时间: 2011-5-30 22:43:52

共情是我能理解和接纳你的这种情绪会产生,但是不表示你的这种形式方式一定是对的
情绪是没有对错的,但是表达情绪和处理情绪的方式是有对错的
楼主描述的情况给人的感觉不是我接纳这个情绪的产生,而是我这样说一下你赶快别给我找麻烦了{:1_129:}
另外父母也是正常人也会有情绪,有时候呵斥孩子也是自然反应,但是话说我有多严厉的对你说话我还得给你多少的爱
如果没有爱的传递,即使不呵斥即使句句入蜜,孩子还是接收不到的~~
作者: 年年妈妈    时间: 2011-5-31 08:23:01

我女儿快4岁,也是这样。芭学园的老师说,现在的工作是需要给她的情绪反应命名。比如楼主的情况,妈妈可以说,你现在很生气,是不是。(我女儿多数情况会说“是”。)然后说,妈妈把你写好的字删掉了,你很生气。这个过程是让孩子能对自己的情绪有一种了解,而且知道情绪的来源。这也是共情的一部分了。如果还想再做些工作,还可以说,写好的字被人删掉了,是让人很生气的事情。你生气的时候什么感觉……帮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有觉察,不只是稀里糊涂的感到难受。
作者: 年年妈妈    时间: 2011-5-31 08:23:49

我现在跟孩子说话,会注意到,要蹲下,能够平视。
作者: minpig    时间: 2011-5-31 10:35:56

我承认我在共情方面做得不太好,我是来学习的
作者: 年年妈妈    时间: 2011-5-31 13:16:20

其实关心的态度就能够有很大作用。孩子有自己成长的力量,不一定会顺着我们给的杆子爬。很多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对待她,糊里糊涂就过去了。
作者: 明月清风    时间: 2011-6-3 11:57:01

西祠上两个讨论版,是讲和孩子沟通时具体的方法运用的,很实用,但是需要自己反复地练习

一个叫许家齐亲子沟通,一个叫好爸好妈
作者: 明月清风    时间: 2011-6-3 11:57:30

和大李的理念非常地贴合
作者: minpig    时间: 2011-6-3 15:52:48

西祠上两个讨论版,是讲和孩子沟通时具体的方法运用的,很实用,但是需要自己反复地练习

一个叫许家齐亲 ...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11-6-3 11:57


能给个链接吗?
作者: lily    时间: 2011-6-3 19:00:04

本帖最后由 lily 于 2011-6-3 19:06 编辑

共情是认可理解孩子的情绪,不是赞同孩子的行为,也不是要和孩子有同样的感受。

大人可以理解孩子的情绪表达,同时也有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权利和责任。当然,这种情绪表达要以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为前提。


孩子可以感受到成人最深层的情绪。所以,一个不接纳自己情绪的家长,是不可能培养出接纳自己情绪的孩子的。
作者: 风筝之手    时间: 2011-6-4 04:55:35


作者: 明月清风    时间: 2011-6-4 09:53:50

能给个链接吗?
minpig 发表于 2011-6-3 15:52


好爸好妈论坛http://www.xici.net/b1197778/board.asp
许家齐亲子沟通 http://www.xici.net/b1143834/

这两个讨论版都是探讨效能沟通的,许版我更偏爱些,因为融合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操作性更强一些,而且有免费的沙龙举办,也可以加他们的群请老学员、许老师协助解决困惑,我觉得最大的特点和优点是协助者只是运用沟通技巧向你发问,句句问到你的内心,从不说教,真的挺好的,但唯独我不太接受的就是,商业味浓了点,会推荐你去报名学习课程,我就没上钩,一直在群里、版里泡着,也去参加沙龙,混了半年多了,有好多收获呢{:1_129:}
作者: 明月清风    时间: 2011-6-4 09:55:18

37楼和45楼都说的很好!
作者: minpig    时间: 2011-6-4 10:23:12

好爸好妈论坛
许家齐亲子沟通

这两个讨论版都是探讨效能沟通的,许版我更偏爱些,因为融合了心理学 ...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11-6-4 09:53


谢谢你的分享




欢迎光临 幸福大观园 (http://www.xingfudgy.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