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观园

标题: 什么是真正的智力开发?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巫    时间: 2010-5-21 09:39:22     标题: 什么是真正的智力开发?

最近受了一场刺激,实在心疼现场的孩子,当时震惊和沉痛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

(我也看到了冒牌“教育专家”实为骗子的丑恶的嘴脸和阴暗的灵魂。)

今天发了博文,请大家去看。另外两个在场的朋友也发表了感想,在我博客里有链接。

http://blog.sina.com.cn/weewitch
作者: 青芊    时间: 2010-5-21 09:44:25

类似于中央台春晚的那个背《百家姓》!
作者: 敬听    时间: 2010-5-21 09:51:08

尹建莉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闪卡不是什么教育工具,而是商品!它不仅开发不了儿童智力,反而会损害孩子。”

记忆力远远不是衡量一个人智力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再需要把脑力当作储存卡或者记忆棒那样去使用了。

如果我们想利用孩子脑部发育的特性,就应该让他们的童年生活充满美好的事物,故事、运动、艺术、音乐、动物、植物、大自然,等等,让他们充分享受生活的美。

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通过运动进行的。不运动的孩子跟植物人相差无几。

顺便说,你要做什么重大决定,最好别傻坐着苦想,而是出去走一走,而且,倒着走更好,令人头脑更清醒。

教育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因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

好喜欢上面的这些话!:F::F:
作者: 小米米的妈妈    时间: 2010-5-21 10:27:48

学习了:F:
作者: 书香    时间: 2010-5-21 11:00:32

:F::muzhi
作者: 福娃京京    时间: 2010-5-21 11:28:37

F:
作者: 福娃京京    时间: 2010-5-21 11:29:32

:F:
作者: 楠妈    时间: 2010-5-21 12:42: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贞贞妈    时间: 2010-5-21 12:49:06

学习了,谢谢小巫的分享:F:
作者: 小妖儿    时间: 2010-5-21 13:41:48

喜欢这样会生气的小巫!:F:
作者: 我爱狗窝    时间: 2010-5-21 14:57:20

看看!!
作者: mingming_mummy    时间: 2010-5-21 16:29:45

谨记
作者: chrise    时间: 2010-5-21 17:19:54

李网移步到这,看到好多熟悉的名字,虽然都未谋面,并不陌生
下午在小巫博客流连一下午
先留个记号
作者: 爱探险的朵拉    时间: 2010-5-21 17:52:35

类似于中央台春晚的那个背《百家姓》!
青芊 发表于 2010-5-21 09:44

恩,当时看到这个觉得很愤怒。真的,很愤怒,觉得央视这种最权威传媒都在宣扬这个,真是太让人生气了!
作者: 爱探险的朵拉    时间: 2010-5-21 17:56:21

“其实这些活动,并非在开发儿童的智力。那些过目不忘(国旗)、挑选点卡、识字、珠心算,并不是真正的智力活动,只是在利用人类儿童时期的某些特性,进行哗众取宠的表演,让家长赚取一些虚荣心。它们没有任何长效的益处,反而会损伤孩子的正常发展。”
那个春晚的“百家姓”,让那些虚荣的家长找到了理由!央视大概不知道,这个节目,会给多少孩子带来多少灾难!
作者: 我是楠楠妈    时间: 2010-5-21 22:28:02

:F:,支持,感同深受,现在这样的伪科学太多了
作者: 楠妈    时间: 2010-5-22 00:08: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楠妈    时间: 2010-5-22 00:1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六月荷花    时间: 2010-5-22 14:46:40

教育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因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
敬听 发表于 2010-5-21 09:51


谨记。
作者: 清月    时间: 2010-5-24 18:35:15

每次看到那些为了父母的虚荣心在表演的孩子就觉得心疼!今天在《为了孩子》杂志上居然看到一个关于美国孩子的调查,说是据调查六岁前挨过父母打的孩子成绩比没挨个打的孩子成绩更好!这样见鬼的信息,不知道会不会让那些望子成龙成凤的家长坚定的举起藤条?可见信息有时也是灾难?
作者: 一米妈妈    时间: 2010-5-26 15:22:59

:F:
作者: 山园小梅    时间: 2010-5-27 12:33:39

:F:
作者: mingming_mummy    时间: 2010-5-27 13:19:32

每次看到那些为了父母的虚荣心在表演的孩子就觉得心疼!今天在《为了孩子》杂志上居然看到一个关于美国孩子的调查,说是据调查六岁前挨过父母打的孩子成绩比没挨个打的孩子成绩更好!这样见鬼的信息,不知道会不会让 ...
清月 发表于 2010-5-24 18:35

打孩子不等于暴打吧,这也许只是说明一个惩罚的方式,打过不等于就靠打来解决问题吧。
我更愿意这么理解这篇报道
作者: 珊瑚果儿    时间: 2010-5-27 16:43:54

大家BS我吧,我还给芃芃闪过。。。只不过她不喜欢,我想小巫讲过,给他自由,不看也没勉强。
作者: 清月    时间: 2010-5-27 20:14:25

《为了孩子》里面原话是说孩子挨过打的,比没有挨过大的学习成绩更好,性格更乐观。
总之看到这样的文字我只能觉得无语。
作者: 神秘眼神    时间: 2010-6-3 14:26:14

《为了孩子》里面原话是说孩子挨过打的,比没有挨过大的学习成绩更好,性格更乐观。
总之看到这样的文字我只能觉得无语。
清月 发表于 2010-5-27 20:14

这样说是有道理的
我就是从小被打大的
我现在成天笑呵呵的,跟同学同事朋友相处, 还是他们的开心果.
也能吃苦耐劳,遇事表面态度很积极一样
可是,有时候我内心的翻江倒海是没人知道的
别人看到的、绝大多数人看到的乐观不一定是乐观的
作者: 神秘眼神    时间: 2010-6-3 14:30:14

本帖最后由 神秘眼神 于 2010-6-3 14:31 编辑
《为了孩子》里面原话是说孩子挨过打的,比没有挨过大的学习成绩更好清月 发表于 2010-5-27 20:14

这种说法本身就有问题
作者没有去统计过挨打过或没挨打过的孩子吧
另外,有没挨打过的孩子吗
绝不打孩子我是在孩子三周岁前才敢保证的。
三周岁后,偶尔有忍不住的时候的
作者: 茉莉清茶1981    时间: 2010-6-3 21:39:23

真的很庆幸,我从没有教女儿识过闪卡,可是在女儿一周岁去医院检查时,医生拿出图片让女儿指出其中的小狗,女儿茫然,医生不甚满意,我对此嗤鼻。我也从没有打过孩子。她爱玩什么,完全取决于她自己。女儿性格相当开朗,也是很有主见的一个娃。
作者: 涓涓    时间: 2010-6-21 16:43:37

在我知道小巫以前,也深深地被杜曼吸引,还买了数字点卡和汉字闪卡,也给两三个月的宝宝闪过数字点卡,但当我接触到小巫,一口气读了她的《让孩子作主》《给孩子自由》《与孩子划清界限》以后,我便彻底摒弃了那些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我感觉遇见小巫是我人生幸运的开始
感谢小巫!!
作者: 佛妈    时间: 2010-6-25 09:32:54

感同身受
:muzhi
作者: 欣妤妈妈    时间: 2010-11-27 14:42:26

:F:
作者: xurt    时间: 2010-11-29 11:04:18

没用过闪卡,也不准备用。现在正在华德福的路上走着。
作者: 云翔妈妈    时间: 2010-11-29 12:26:12

我在儿子2岁4个月看了,小巫的书和大李的书后,就再没想过买一张识字卡片,一直都坚持睡前的亲子阅读,现在儿子5岁9个月了,自己倒从图书馆要求他爸爸给买了一张张贴墙上的识字图片,然后根据自己在故事书里读到的字和识字图片相对应着来记,也许这就是书中所说识字敏感期的出现吧!,我也没因势利导要求他这样那样,他想写就写,想念就念。
作者: 老藤椅    时间: 2010-12-2 16:13:14

:F:
作者: 小石头的妈    时间: 2010-12-2 21:19:09

学习啦
作者: 蒋青    时间: 2010-12-7 05:22: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灿烂的阳光    时间: 2010-12-13 21:23:46

:L把孩子当炫耀的工具。
作者: 成长的烦恼    时间: 2010-12-29 12:59:54

看看
作者: 成长的烦恼    时间: 2010-12-29 13:01:48

时间太久了,没找到这个博文.倒是好久没看到小巫的两个孩子了,变化真大
作者: 静静流淌    时间: 2010-12-29 13:04:06

我刚才找到了,在这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c59260100j0lr.html
作者: 上海删帖公司t    时间: 2011-1-1 01:29: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霛霛霛    时间: 2011-1-3 12:32:37

说的很好
作者: 珠珠娘    时间: 2011-1-4 16:26:48

学习:F:
作者: 楚漪    时间: 2011-1-4 16:46:23

尹建莉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闪卡不是什么教育工具,而是商品!它不仅开发不了儿童智力,反而会损害孩子。”

记忆力远远不是衡量一个人智力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再需要把脑力当作储存卡或者 ...
敬听 发表于 2010-5-21 09:51
刚看到,排:F:




欢迎光临 幸福大观园 (http://www.xingfudgy.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