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观园

标题: 神奇的感官数学 [打印本页]

作者: 皮皮妈    时间: 2010-5-20 22:38:46     标题: 神奇的感官数学

我家皮皮是典型的右脑型孩子,左脑不开窍的,快二年级了,20以内加减法还是时而明白,时而糊涂。

最近,我开始让她重新练习数数,加强数字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

今天请教了小巫,小巫说孩子这种情形是属于很正常的。这个年龄的孩子学习抽象的数学对孩子不好的,数学要和实物一起学,和感官一起才能起作用。

她教了我一种数数的游戏方法。1,2,3,4,5,5个5个数,1,2,左右手各拍左右腿一次,3,4各拍左右胳膊一次,5的时候拍手,然后交替进行。

我回家和皮皮练习了,不过我是12拍小腿,34拍大腿,5拍双手的。

皮皮刚跟我做到30,忽然说,妈妈,我发现每三次总是从六开始,然后是从一开始的。虽然她还是没说太对,但是我很惊奇地告诉她,对啊,你终于发现了数字是有规律的了对吧。

皮皮一边给我拍着数到了100,脸上洋溢出从未见过的由衷的快乐表情,兴奋的不能自己。数完了要去洗澡了,还说,妈妈我虽然不喜欢学数学,可是我喜欢这个游戏,咱们洗完澡上床再晚吧。

今天不过牛刀小试,就初见成果,可见这个感官数学的方法真的很神奇,很有效果,很适合皮皮。决心跟随小巫继续扩大战果,让我们家的右脑小孩儿也爱上数学。

特前来给小巫汇报。
作者: 京京妈    时间: 2010-5-21 09:13:51

:handshake
我也发现现在的小学数学抽象的东西很多,很难和孩子讲明白!
京京现在3年级,难题多起来!
画图解题是必须的!
深感自己的方法有限
所以,考虑下学期4年级给京京报一个奥数班!
锻炼活跃一下思维!希望对京京有帮助!
作者: 福娃京京    时间: 2010-5-21 09:24:37

我家皮皮是典型的右脑型孩子,左脑不开窍的,快二年级了,20以内加减法还是时而明白,时而糊涂。

最近,我开始让她重新练习数数,加强数字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

今天请教了小巫,小巫说孩子这种情形是属于很正 ...
皮皮妈 发表于 2010-5-20 22:38


提前学习备用了:F:
作者: 小巫    时间: 2010-5-21 09:31:00

呵呵,右脑孩子喜欢数学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数学本身就是最高等的艺术么!

我当时说的是1、2各剁一次脚,3双手拍腿、4双手合掌、5对击,这样你们俩可以在最后一个数字上对击手掌,这是乘法表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数字你可以编不同的跺脚、击掌方式。

今天发表了一篇新博文:什么是真正的智力开发?忽悠大家去看。
作者: 福娃京京    时间: 2010-5-21 09:39:39

呵呵,右脑孩子喜欢数学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数学本身就是最高等的艺术么!

我当时说的是1、2各剁一次脚,3双手拍腿、4双手合掌、5对击,这样你们俩可以在最后一个数字上对击手掌,这是乘法表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数 ...
小巫 发表于 2010-5-21 09:31


:F: :F: ,谢谢小巫,解开了很多家长心中的疑惑。
作者: 敬听    时间: 2010-5-21 09:40:18

呵呵,右脑孩子喜欢数学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数学本身就是最高等的艺术么!

我当时说的是1、2各剁一次脚,3双手拍腿、4双手合掌、5对击,这样你们俩可以在最后一个数字上对击手掌,这是乘法表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数 ...
小巫 发表于 2010-5-21 09:31

看去~~~~
作者: mihujoan    时间: 2010-5-21 09:44:06

这个有趣,回家先当游戏玩去
作者: 小米米的妈妈    时间: 2010-5-21 10:30:21

:F:好有趣,喜欢
作者: 心舒    时间: 2010-5-21 10:36:25

呵呵,右脑孩子喜欢数学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数学本身就是最高等的艺术么!

我当时说的是1、2各剁一次脚,3双手拍腿、4双手合掌、5对击,这样你们俩可以在最后一个数字上对击手掌,这是乘法表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数 ...
小巫 发表于 2010-5-21 09:31

学习啊!
作者: 书香    时间: 2010-5-21 11:02:18

学习了!:F::muzhi
作者: 筱一    时间: 2010-5-21 13:25:06

能不能详细说说?我们也是典型的右脑型孩子,对此游戏极感兴趣,呵呵
作者: 夕颜    时间: 2010-5-21 13:30:20

好奇,左右脑怎么判断呢:wenhao


谢谢皮妈和小巫,学习了:F:


这个幼儿数学,极有讲究的,从形象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形象
作者: 云豆皮    时间: 2010-5-21 13:46:34

呵呵,右脑孩子喜欢数学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数学本身就是最高等的艺术么!

我当时说的是1、2各剁一次脚,3双手拍腿、4双手合掌、5对击,这样你们俩可以在最后一个数字上对击手掌,这是乘法表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数 ...
小巫 发表于 2010-5-21 09:31


真神奇。
作者: 小和和妈    时间: 2010-5-21 13:58:18

本帖最后由 小和和妈 于 2010-5-21 14:13 编辑

我自己很右脑,数字对我来说是大部分时间是一团浆糊,除了小学五六年级阶段,那时能考98+10分,+后面是应用题多解的加分。

那时的老师很有方法,比如学菱形和长方形等长等高时面积相等,就在一个画了格子钉了钉子的板上,用皮筋分别围出菱形和长方形。数格子来计算面积,觉得面积真的一样真神奇。
作者: cookula    时间: 2010-5-21 16:54:46

好办法!这个办法想来也适用于3-4岁的小娃儿了,权当游戏玩。:)
作者: 爱探险的朵拉    时间: 2010-5-21 18:14:48

史坦纳认为,任何与生命亲密相关的东西便容易被理解。
看了皮皮妈这个帖子,学习了小巫教的这个游戏,使我开始明白史坦纳的话了。抽象的数学,使用跟生命有关的肢体语言来学习,就很容易被孩子理解了。
作者: 爱探险的朵拉    时间: 2010-5-21 18:16:11

可惜,我们现在还在幼儿园使用蒙氏教具呢!
作者: 爱探险的朵拉    时间: 2010-5-21 18:17:50

今天发表了一篇新博文:什么是真正的智力开发?忽悠大家去看小巫 发表于 2010-5-21 09:31

博文已经看了,很心疼那些孩子。
作者: 皮皮妈    时间: 2010-5-21 19:00:20

可惜,我们现在还在幼儿园使用蒙氏教具呢!
爱探险的朵拉 发表于 2010-5-21 18:16

蒙氏也是感官的教具啊。
只不过它没有和肢体相连就是了。
作者: 爱探险的朵拉    时间: 2010-5-21 19:08:56

蒙氏也是感官的教具啊。
只不过它没有和肢体相连就是了。
皮皮妈 发表于 2010-5-21 19:00

是啊,比直接灌输好很多呢,起码孩子能够理解。不过,更喜欢华德福式的教学方法,史坦纳主张用身体比作“1”,由人类本身演绎出数字,从生命中造出数字。感觉这样的方式更加自然。
作者: 小和和妈    时间: 2010-5-21 20:29:09

爱之初在青岛已经算走到前面了。
作者: 楠妈    时间: 2010-5-22 12:53: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雨彤宝贝    时间: 2010-5-22 13:22:30

把知识和这些游戏、感官结合起来孩子就更容易接受。我家也喜欢掰着指头数数。
作者: 薄荷娘    时间: 2010-5-23 18:28:34

搬回去试试~~:F:
作者: 红楼情深    时间: 2010-5-24 12:09:33

真不错啊!
小巫的理论加上皮妈的实践,出来真知了!:muzhi:muzhi
作者: 一塌胡涂    时间: 2010-5-24 14:38:55

:muzhi
作者: 小篮子    时间: 2010-5-24 17:20:52

嗯这个练习我做过,在彩虹桥读书会,很不错!
作者: 皮皮妈    时间: 2010-5-24 19:18:37

嗯这个练习我做过,在彩虹桥读书会,很不错!
小篮子 发表于 2010-5-24 17:20


你做过还是朵做过啊?;P
作者: 转转妈    时间: 2010-5-25 10:24:54

我坐下看来慢慢看
作者: 啤酒泡泡    时间: 2010-5-26 08:32:28

学习~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0-5-26 09:17:18

:F::F:
作者: mingming_mummy    时间: 2010-5-26 10:46:31

没看懂:L
作者: 一米妈妈    时间: 2010-5-27 11:55:20

提前学习啦:F:
作者: 小草    时间: 2010-6-4 14:17:15

:muzhi
作者: 袋鼠妈    时间: 2010-6-4 15:20:51

真是不错,打算今天就实验一下:F:
作者: 爱和薄荷    时间: 2010-6-6 14:56:19

:muzhi
作者: 我是楠楠妈    时间: 2010-6-7 23:34:02

确实是很好的东西,前两天参加peter老师的工作坊,老师带着大家做了很多数学的游戏,可惜没有记全,小巫老师的帖子算是让我回忆了一下
作者: 小石头lian    时间: 2010-6-8 09:51:04

只是1-5这5个数字吗?还是说可以一直往后,比如说,6.7就类似1,2;8类似3,9类似4,10类似5这样循环重复的动作,是这样吗?

另外,也想问,适合5岁左右的孩子玩吗?:wenhao
作者: 皮皮妈    时间: 2010-6-8 10:37:53

只是1-5这5个数字吗?还是说可以一直往后,比如说,6.7就类似1,2;8类似3,9类似4,10类似5这样循环重复的动作,是这样吗?

另外,也想问,适合5岁左右的孩子玩吗?:wenhao
小石头lian 发表于 2010-6-8 09:51


我不懂,但我感觉既然是乘法表,就可以几个一组都行,形式不必拘泥,可以永续进行也可以一定范围内重复,反正就是让孩子在游戏中发现数字的规律性而已。
作者: 闻闻妈    时间: 2010-6-8 16:52:12

呵呵,右脑孩子喜欢数学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数学本身就是最高等的艺术么!

我当时说的是1、2各剁一次脚,3双手拍腿、4双手合掌、5对击,这样你们俩可以在最后一个数字上对击手掌,这是乘法表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数 ...
小巫 发表于 2010-5-21 09:31


好复杂的游戏,我已经快晕了。。。试了一下好难的说。。。
作者: 浅谷百合    时间: 2010-6-13 22:29:55

原来这个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是这么理解的。
作者: 爱莲    时间: 2010-6-14 10:20:14

:F::F::F:
作者: 浅谷百合    时间: 2010-6-14 23:49:52

呵呵,右脑孩子喜欢数学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数学本身就是最高等的艺术么!

我当时说的是1、2各剁一次脚,3双手拍腿、4双手合掌、5对击,这样你们俩可以在最后一个数字上对击手掌,这是乘法表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数字你可以编不同的跺脚、击掌方式。
...
小巫 发表于 2010-5-21 09:31


     弱弱地问一声:这个数字游戏跟乘法表有什么关系?

     再厚颜地说一声:如果我没看懂,那么估计有很多人没有看懂两者的对应关系!

     最后心虚地讨好地:高手们再给讲讲,再解释一下?
作者: 太阳花    时间: 2010-6-18 19:13:48

虽然自己没全懂,但可以跟孩子一试,让孩子自己找规律吧先,楼上姐妹们摸索出规律不妨在这里共同分享下,我们共同学习!:)
作者: jjmm    时间: 2010-6-20 20:56:31

我也没看懂跟乘法表有什么关系。
高手们给讲讲吧
作者: 皮皮妈    时间: 2010-7-5 11:33:15

本帖最后由 皮皮妈 于 2010-7-5 16:23 编辑
     弱弱地问一声:这个数字游戏跟乘法表有什么关系?

     再厚颜地说一声:如果我没看懂,那么估计有很多人没有看懂两者的对应关系!

     最后心虚地讨好地:高手们再给讲讲,再解释一下?
浅谷百合 发表于 2010-6-14 23:49


我描述的不是很明白,就是一串连续的动作。回头给你发个视频得了。呵呵。

我理解就是背1,5得5;2,5得10;35得15不如在这种游戏中自己发现这个乘法表的规律啊。

这样的游戏可以扩展到任意的一个数字,但是我家现在只能做5或者3,其他的还跟不上没兴趣延伸。
作者: 一亩田    时间: 2010-7-5 16:22:56

回家也练练切:F:
作者: 清月    时间: 2010-7-5 23:56:46

我也似懂非懂搬个凳子等高人解惑。
作者: 钊钊妈    时间: 2010-7-14 15:21:59

:F:提前学习。。。
作者: 毕然    时间: 2010-7-17 23:09:41

呵呵,右脑孩子喜欢数学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数学本身就是最高等的艺术么!

我当时说的是1、2各剁一次脚,3双手拍腿、4双手合掌、5对击,这样你们俩可以在最后一个数字上对击手掌,这是乘法表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数 ...
小巫 发表于 2010-5-21 09:31

怎样表现乘法表?我比较愚笨,怎么弄不懂?
作者: 夏雨荷    时间: 2010-7-19 02:22:20

我的理解是:小巫和皮妈的动作设计有些区别,小巫强调最后一个数字是两人击掌,这是个孩子比较感兴趣的动作,孩子五个五个地数,最后一个数总是击掌,重点感受到五的倍数,也就是5,10,15,20,25......这就是5的乘法呀。乘法也是数数的方法,几个几个的数,比一个一个数省时方便。
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比如很多东西都是按一定个数有规律地排列地,喜欢数数的孩子就会忍不住要开始数。我家孩子发现地砖一排铺了五块,以前他喜欢一快一块地数,现在他知道还可以五块五块地数,不过数字大点就有点糊涂了,还是要一个一个地重数。;P
喜欢皮妈和小巫推荐的这个游戏,可以将数数和身体律动结合起来,好玩!
作者: 皮皮妈    时间: 2010-7-19 10:06:55

我的理解是:小巫和皮妈的动作设计有些区别,小巫强调最后一个数字是两人击掌,这是个孩子比较感兴趣的动作,孩子五个五个地数,最后一个数总是击掌,重点感受到五的倍数,也就是5,10,15,20,25......这就是5的乘 ...
夏雨荷 发表于 2010-7-19 02:22



谢谢,解释的很清楚!:F:
作者: 喆芫    时间: 2010-7-19 10:39:42

晚上试试,看看我家小子感兴趣不。
作者: 怡萌妈    时间: 2010-8-6 14:09:20

我描述的不是很明白,就是一串连续的动作。回头给你发个视频得了。呵呵。

我理解就是背1,5得5;2,5得10;35得15不如在这种游戏中自己发现这个乘法表的规律啊。

这样的游戏可以扩展到任意的一个数字,但是我 ...
皮皮妈 发表于 2010-7-5 11:33


这么一说我理解更透彻了:heart
作者: 乐妍妈    时间: 2010-8-9 15:26:29

明白了,也就是说,如果做3的倍数,就做3不同个动作,然后重复。比如,数1和2时跺脚,3拍手,4和5跺脚,6拍手,以此类推
作者: 皮皮妈    时间: 2010-8-9 16:01:40

明白了,也就是说,如果做3的倍数,就做3不同个动作,然后重复。比如,数1和2时跺脚,3拍手,4和5跺脚,6拍手,以此类推
乐妍妈 发表于 2010-8-9 15:26


对!有悟性!:muzhi :F:
作者: 秋水伊人    时间: 2010-8-24 11:53:07

还有一个:

1不动,2踮起脚尖,脚后跟抬起,身体感觉拔高了,3,双脚站立,4,重复2的动作,感受奇数、偶数。
作者: 天悦妈    时间: 2010-8-24 12:23:14

看到后面的解释才明白,收藏了
作者: 云不在天    时间: 2010-8-25 23:07:19

不错收藏了
作者: 一起成长    时间: 2010-8-30 14:20:30

记号
作者: 楚心    时间: 2010-9-7 10:39:51

有意思,准备试试。
作者: 驿妈    时间: 2010-9-7 16:19:02

没明白,左脑又怎么弄?
作者: 浅吟低唱    时间: 2010-9-10 14:36:37

不错!还可以举一反三呢!
作者: 猴亮妈    时间: 2010-9-10 14:59:35

:F::F:,
作者: 毕然    时间: 2010-9-26 09:21:14

很有意思
作者: gumin_425    时间: 2010-9-27 13:56:30

看到后面解释得,才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

有没有更多的可以来分享?
作者: 爱和薄荷    时间: 2010-10-11 16:41:42

学习
作者: 灿烂的阳光    时间: 2010-10-23 22:36:29

有趣的游戏中学习了数学:)
作者: 爱无言    时间: 2010-10-25 12:55:00

这个帖子今天终于觉得对我家有用了,孩子开始学数学了!
作者: 皮皮妈    时间: 2010-10-25 14:08:42

我家对这个游戏已经厌倦了。

现在越发觉得没有整体有机的体系做保障,任何偷来的一招半式都只能起一时一刻的作用。
作者: 铜铜妈    时间: 2010-10-26 09:29:35

铜铜现在四岁半,幼儿园现在有左脑开发和右脑开发两种书的作业。左脑开发的作业他很轻松就可以完成。右脑就相对费劲,需要解释几遍才可以理解。如何开发右脑呢?
作者: 燕子    时间: 2010-10-26 10:34:06

学习了,记下来,今晚回去就实践一下:lol
作者: 小米花儿    时间: 2010-11-23 13:41:18

我家对这个游戏已经厌倦了。

现在越发觉得没有整体有机的体系做保障,任何偷来的一招半式都只能起一时一刻的作用。
皮皮妈 发表于 2010-10-25 14:08

皮皮妈,我也深有同感
期待你帮我们带出体系的1%、2%、4%...:F:
作者: 微笑    时间: 2010-11-25 13:50:17

学习备用。
先当个游戏玩玩。
作者: 睿睿妈    时间: 2011-5-23 14:21:14

挺有意思的游戏。一招半式就一招半式吧,就当是做游戏纯粹地玩,如果同时开发了智力,那更好。
作者: 葡萄妞妞妈妈    时间: 2011-6-2 11:04:02

好有意思,第一次听说。晚上试试。
作者: 水漾青荷    时间: 2011-6-2 14:25:09

没想到一来就有收获,呵呵,谢谢楼主和大家的分享
作者: 皮皮妈    时间: 2011-6-2 15:00:40

我最近还听到一些游戏,比如几个孩子站一圈,转着圈数鼻子眼睛啥的,感觉这类游戏其实不必拘泥于细节,每个孩子和家长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方式。
作者: 雨后春笋    时间: 2011-6-5 16:11:37

我家女儿,对数学也是不开窍,也试试玩玩这个游戏。
作者: 小滕宝宝    时间: 2011-6-6 08:54:54

好奇,左右脑怎么判断呢


夕颜 发表于 2010-5-21 13:30


这个以前上心理课时记得有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左右手自然交叉,一定要自然选择自己舒服的,如果左手大拇指在外,就是右脑人;反之,如果右手大拇指在外,就是左脑人。

希望没记错{:1_128:}

谢谢皮妈的分享{:1_143:}
作者: 风筝之手    时间: 2011-6-6 10:18:50


作者: 顺妈    时间: 2011-6-7 15:59:23

{:1_143:}
作者: 明月出天山    时间: 2011-6-7 16:16:58

蒙氏也是感官的教具啊。
只不过它没有和肢体相连就是了。
皮皮妈 发表于 2010-5-21 19:00


它跟眼睛相连。
作者: 莫兰    时间: 2011-6-7 16:22:52

今天才看到这个帖子,真巧,我正在翻译Peter提到的那本书。英文叫 Active Arithmetic。中文名字初步定为《在游戏中与数学相遇》。实在太忙,一年才翻了一半。等7月份有空了,估计半个月就能翻完。
等哪天有空了,整理一下,贴一些东西上来。
作者: 皮皮妈    时间: 2011-6-7 16:35:26

今天才看到这个帖子,真巧,我正在翻译Peter提到的那本书。英文叫 Active Arithmetic。中文名字初步定为《在 ...
莫兰 发表于 2011-6-7 16:22


恭候。确实特别需要这类的游戏呢。
作者: 小滕宝宝    时间: 2011-6-7 19:12:15

{:1_143:}
作者: 小滕宝宝    时间: 2011-6-7 19:17:58

我正在翻译Peter提到的那本书。英文叫 Active Arithmetic。中文名字初步定为《在 ...
莫兰 发表于 2011-6-7 16:22



听书名就喜欢{:1_143:}
作者: 糖糖妈    时间: 2011-6-8 09:42:23

这个以前上心理课时记得有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左右手自然交叉,一定要自然选择自己舒服的,如果左手大拇 ...
小滕宝宝 发表于 2011-6-6 08:54


{:1_114:}
那我是右脑人!   {:1_114:}
作者: 拾起幸福    时间: 2011-6-8 10:05:53

弱弱地问一声:这个数字游戏跟乘法表有什么关系?

     再厚颜地说一声:如果我没看懂,那么估 ...
浅谷百合 发表于 2010-6-14 23:49



    同你一样,在想自己还真笨呀
作者: 毛毛妈    时间: 2011-6-9 15:26:01

今天才看到这个帖子,真巧,我正在翻译Peter提到的那本书。英文叫 Active Arithmetic。中文名字初步定为《在 ...
莫兰 发表于 2011-6-7 16:22



期待ing ....
作者: 毛毛妈    时间: 2011-6-9 15:54:26

今天才看到这个帖子,真巧,我正在翻译Peter提到的那本书。英文叫 Active Arithmetic。中文名字初步定为《在 ...
莫兰 发表于 2011-6-7 16:22


请教莫兰, 不知国内哪里可以买到原版华德福《Active Arithmetic》? 谢过先
作者: 莫兰    时间: 2011-6-9 18:05:02

回复 94# 毛毛妈


国内可能买不到哎!
我这本是复印的~
你在北京吗?彩虹桥读书会应该有的。。。
作者: 扣扣    时间: 2011-6-12 09:10:31

回复 2# 京京妈


    如果你想让孩子更讨厌数学,就报个班吧!
作者: 扣扣    时间: 2011-6-12 09:17:20

数学的学习并不难的,只要找到有趣而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我孩子在两岁时,我用两个骰子与孩子一起打点玩,让孩子通过数点来学加法,后来增加到三个,20以内的加法就过关了。但我不教她数学,只教她玩。
作者: 小象一一    时间: 2011-6-23 08:47:42

应该是小一些的孩子玩的吧
作者: 我茗生香    时间: 2011-6-27 20:00:12

我和皮皮娘有一样的困惑,学习学习
作者: 我茗生香    时间: 2011-6-27 20:01:14

数学的学习并不难的,只要找到有趣而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我孩子在两岁时,我用两个骰子与孩子一起打点玩 ...
扣扣 发表于 2011-6-12 09:17



    说的具体点吧
作者: 扣扣    时间: 2011-6-27 23:37:57

回复 100# 我茗生香

五岁前的小儿童不是学习的年龄,但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来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在生活中找能让孩子记住的东西来学.如用手指数1,2等,只要家长用心,就能指导好
作者: 我茗生香    时间: 2011-6-28 13:29:35

今天才看到这个帖子,真巧,我正在翻译Peter提到的那本书。英文叫 Active Arithmetic。中文名字初步定为《在 ...
莫兰 发表于 2011-6-7 16:22



    超级期待,我最近也在琢磨一种孩子喜欢的数学学习方式
不要像我,从小就怕加恨,到最后也没爱上
作者: 海边走    时间: 2011-6-28 13:54:47

我家皮皮是典型的右脑型孩子,左脑不开窍的,快二年级了,20以内加减法还是时而明白,时而糊涂。

最近, ...
皮皮妈 发表于 2010-5-20 22:38


刚看到此贴,回家试试!

为此也思考过,如何将形象过渡到抽象阶段




欢迎光临 幸福大观园 (http://www.xingfudgy.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