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宝妈妈 发表于 2014-11-14 14:33
等着老朋友贴完了抢沙发呢,被京妈抢了。






?mingming_mummy 发表于 2014-11-14 15:18
楼主是泡泡妈妈??


欢迎泡妈



家属 发表于 2014-11-14 15:51
看到不少评论,想进来看讨论的。
但居然都没有关于本文的评论。
?
。今天又让泡爸出题,她就直接口算,我得以知道她的思路:
,你这样算就挺好的了



。。。。希望有一天可以把这件事做起来

,因为我本来就是个特别。。。惜物的人吧,像我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包括衣服,哪怕很久了都破烂了,还是觉得这个也有时间的味道,那个也有特殊的意义,都觉得挺好,都想留着
。。。不过你说的还是给了我一些参考,我也明白孩子的感官只要是打开着的,她在每个环境里面都会吸收到那个环境里独特而丰富的东西,真正需要鼓起勇气去面对是我自己








我的观点是:成人留白,孩子自发学习,这种方式是最优的。至于孩子的人生是不是只有语文和数学,这种最优的方式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这些其实我在文章中并没有涉及,欢迎探讨,


。但是,高低和适合自己是两个概念。有一些做法我觉得很高级,比如国外的妈妈不管带几个孩子都能让自己过得很舒服,我觉得她们的处理方式比我更高级,我心向往之,但是我还做不到,所以也不会强求自己去那样做,但是做不到并不影响我认为她们做得是更高级的。但是在溺爱孩子的父母看来,会认为那些妈妈的做法很低级。而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看到真相,这与那方式是否适合他们无关。
,还是因为我没有照顾好她使得她的认知要慢一些,当然还有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兜兜是老二,她的生存环境、每天遇到和解决的问题与泡泡完全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我会一直有兴趣去关注。我觉得我之所以愿意让孩子独自探索自然发展,愿意让她们慢慢认知,并不是我的心态有多么超然,而只是因为我看到了一些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这些细节让我明白我们的很多做法在南辕北辙,很多妈妈跟我有相同的目标却对孩子做着与自己目标相反的事情,这是我希望把我的想法分享出来的原因。就像《你的n岁孩子》系列,只是提供一些事实,就能让我们面对孩子的行为时有了不一样的心态。我希望的也是提供这样一些事实,希望在探讨中相互加深对孩子天性的了解。
?
这老兄永远没有感情没有情绪,那个大脑袋啊,永远说着最正确的话,最无可辩驳的理。哈哈!泡妈,你是不是被啥牵动着才情绪爆发的?





容宝妈妈 发表于 2014-11-15 20:56
哈哈,六木一直是这样的,说话总好像带点儿不耐烦。比如有妈妈发帖子问大家会不会对孩子发火,发火完了会 ...
。后来带兜兜的时候,我也知道我需要的是放弃,在身体不好又得不到帮助的情况下,应该像国外妈妈那样果断降低对孩子的照顾质量,可是我同样知道我还做不到,所以仍然刻意去给她一个尽量好的照顾。我想说在这不断的刻意中,我慢慢学会了不再刻意,享受生活,顺其自然。我迷失过,一直在迷失,但是如果回头来对新妈妈们说一句话,我想说:永远不要害怕没有教导,不按照标准,我们会迷失自己,只有在不断的迷失中,才会不断找到自己人生的道路;一个从来没有迷失过的人,就像一个从来没有犯过错误的人一样,他其实从来都没有真正活过。探索过,迷茫过,刻意过,矫枉过正过,崩溃过,就会在不断的自我校正中找到越来越适合自己的方式。如果你从没有尽情地心无旁骛地满足过孩子,只是为了不迷失自己,那么你以为给了孩子淡定,其实她们接收到的是你的恐惧和冷漠;如果你因为书上的某某话而让自己从未尽情地为孩子付出过,你以为给了孩子界限和独立,其实她们接收到的是你的僵化和不真实。
,而是一直在讨论要不要刻意去做它,没有它是不是需要担心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我的表达方式有问题吗




。很抱歉我说话的方式这么让你不舒服,为了表达歉意我可以同意你再给我这种方式扣一个准确的帽子
,真诚的

。我真正想表达的论题是:
。
。或许以后还能被拆迁,建成宏伟的高楼大厦
。。到底哪一种好呢,确实也很难讲,都是个人喜好。所以,我想容宝妈说得对,带孩子的方式,没有高低优劣,适合自己的家庭就好。
?如果对于这种小众方法感兴趣的任何朋友,也都欢迎一起加入探讨。对于雨林小孩的方式感到深恶痛绝的朋友,好吧我们也很宽容地允许发牢骚
。。。我是不是好像说的都是废话
。可是现在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呢?我觉得我们都没有真正探讨过,而是一直在讨论要不要刻意去做它,没有它是不是需要担心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我的表达方式有问题吗

我想对六木解释一句:总体上说,我不是一个刻意的妈妈,至少达不到你说的那种程度,虽然我做过很多刻意的事,但是去大理这件应该不在其中。我相信你所看到的东西距离真相还差得很远,但是我从你急于扣帽子的表现中感受到了一些恐惧,,并不是所有威胁到你的正确性的做法都有一个帽子可以扣上。很抱歉我说话的方式这么让你不舒服,为了表达歉意我可以同意你再给我这种方式扣一个准确的帽子,真诚的




六木 发表于 2014-11-16 21:36
今天琢磨了半天,总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头
貌似楼主来头很大的说?~~···
是我随手捅了马蜂窝?
家长的能力越大,能和社会对抗的能量也就越大,可做的选择也越多,可以选择顺应公立教育,可以选择私立教育,可以选择国际教育,想的是找个喜欢的地方尽情绽放。普通的家长,能力小,选择面少,更多是适应环境,夹缝里面求生存,保留一颗渴求绽放的心,在未来让自己活得灿烂。


孩子的学习方法当然可以探讨哪种会更优,但不一定局限于哪种教育体制下。一点个人看法。

这个传统学校肯定做不到,所以肯定存在我说的教育方式的选择问题,即如果想采用这种方式肯定不能选择传统,甚至新教育可能也达不到,毕竟每个孩子自悟的时间不同吧,即使是新教育难道一个班的孩子可以进度不同?我表示怀疑。
。另外就是我觉得,前者是后者的基础,首先是想明白我想要什么,然后才是考虑我能得到什么。我表达的是我的教育理念,就是我认为哪种教育是好的,为了阐明为什么我会这样认为,我就要说它有哪些其他教育没有的优点,又克服了其他教育产生的哪些弊端。。但是其他人也可以说她觉得哪种教育是好的,为什么是好的,你的这种理想教育有什么缺陷什么问题。。。还是那句,我是希望先把理念探讨清楚。可是为什么大家会避开理念转谈其他,我觉得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吧,挺微妙





362-248
362-200是162,162减40是122,122-8是114
362+248
362+200是562,562+40是602,602+8是610


:小宇妈妈 不过我现在也不想究哪个好与不好了,还是看孩子凭感觉孩子觉得最舒坦的最好。我太实用主义了。 发表于 1 小时前
小宇妈妈 我觉得容妈的意思不是适当启发不好,而是不启发更好。容妈我理解错了没?
二是,孩子确实需要去自主探索,这个过程中孩子自主去发现规律所得到的收获不止是规律本身,而是那个思考的过程。他需要一些自己去理解为什么的机会,而不仅仅知道了结果然后去实践和训练。


。


。

,我说,要妈妈帮你念一下这一段吗?容容马上说:“不要,我要自己看。”
,好吧,那我也乐得清闲。

,双语思维的话相当于又多出一个感官,到底是好是坏呢?我不确定,所以我就是无为了。
,到了五岁时,发现犯了严重错误
,到了7岁,没事了,我那方式已经千疮百孔了
,我觉得察觉到错误说明我又进步了,可以把她们带得更好了,如果我去面对真相不回避,从我觉察到错误的那一刻起,改变就自然发生了,我发现我跟孩子相处变得更轻松了。虽然因为我一路的错误给她们留下了痕迹,可是并不影响泡泡和兜兜是两个有趣而正常的小孩。没有缺点的人才可怕吧,估计一个朋友都没有
。
。。。所以后来我就更随性了,有时候她们太吵了我就喊“都滚!”她们就故意吵,于是只好我自己滚了
。。。这种不完美让我和孩子都觉得更放松
,让我的饥渴终于得到一点满足了

| 欢迎光临 幸福大观园 (http://www.xingfudg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