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观园

标题: 聊聊比较心 [打印本页]

作者: 明达悠悠    时间: 2010-9-29 14:23:24     标题: 聊聊比较心

本帖最后由 明达悠悠 于 2010-9-29 14:27 编辑

在太阳堆里扎久了,太阳班爸爸妈妈各路神仙的本领就慢慢都显露出来了,我们找到了差距、找到了动力也得到了压力,特别是当这种压力来自身边的人时~~

比如,上次坝上看到丫丫妈妈做得非常出色的饼,悠悠妈妈很赞叹,悠悠爸爸说,妈妈你该努力了,悠悠妈妈当时有点压力。看到毛毛爸爸做的曲奇,悠悠爸爸很赞叹,悠悠妈妈说,悠悠爸爸你也该努力了,想必爸爸也有一点压力。

我发现,我会情不自禁的比较,然后会萌发相应的期望,提出相应的要求。
当一种期望和要求是自发的,能够转化为动力当然也有压力,但当是他发的时候,有时会带来更多的压力。

默默妈说,这个是谁都难免要比较的,重要是哪些是该比较,和不比较的,

大家都来说说吧~~~

为了让群力精英们榜样的力量更灿烂的发挥,让大家的成长更稳健的进行,让相互的欣赏更加的厚重~
作者: 小米米的妈妈    时间: 2010-9-29 14:25:45

沙发,等看悠悠妈妈的思考
作者: 爱爱妈咪    时间: 2010-9-29 14:34:41

这里的比较是指家庭中夫妻之间的比较么?还是太阳班家庭之间的?:wenhao
作者: 小默妈妈    时间: 2010-9-29 14:42:30

感觉传统里说的“上进心”强,尤其是传统教育的好学生出来的的大多免不了爱比较,已经不自觉成习惯地比较,我们从小被各种比较催着长大的,随着自己的年龄越大,虽然回头看比较带来的光环不少,但也深觉被比较所累。越是羡慕那种不为夸奖惩罚所动、不被他人评价所动,能寻找内心快乐的人,也是也让巴园培养出来孩子这样子。拿我家我和默爸说,我就活得比他累,人生总有一个接一个的任务,自己给自己上弦,而默爸基本上活在当下的,很少回家说单位的抱怨,为未来发愁,今天吃饱明天不愁的样子,还总是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我现在是总在不断地不断地调整心态,心态上向默爸看齐,但追求更高质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学习别人,取长补短,也觉得是少不了的。有压力有动力,就是有时时常跟自己说,别太重结果了,欣赏过程。
作者: 明达悠悠    时间: 2010-9-29 14:54:06

沙发,等看悠悠妈妈的思考
小米米的妈妈 发表于 2010-9-29 14:25

嗬嗬,我只是个药引子~~~
米妈记得下猛药阿~
作者: 明达悠悠    时间: 2010-9-29 14:55:22

这里的比较是指家庭中夫妻之间的比较么?还是太阳班家庭之间的?:wenhao
爱爱妈咪 发表于 2010-9-29 14:34


这里的比较,具体点就是人与人的比较,不论夫妻、孩子、家庭。。。
作者: 明达悠悠    时间: 2010-9-29 15:01:39

感觉传统里说的“上进心”强,尤其是传统教育的好学生出来的的大多免不了爱比较,已经不自觉成习惯地比较,我们从小被各种比较催着长大的,随着自己的年龄越大,虽然回头看比较带来的光环不少,但也深觉被比较所累。 ...
小默妈妈 发表于 2010-9-29 14:42


nod,nod,按从小也是这么长大的,”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感觉,这种比较心会催生对自我一定程度上的不接纳或者不包容。悠爸也曾经劝我不要把标准定得那么高,搞得自己那么累。
作者: 明达悠悠    时间: 2010-9-29 15:10:51

本帖最后由 明达悠悠 于 2010-9-29 15:11 编辑

记得从上研究生开始就做一门功课,乐纳自己,这是上学第一天导师找我谈话时送我的四个字。但是这么多年了,还不能说做到了,能达到默爸这样的状态,的确让人羡慕。
现在每次当我的比较心开始萌发时,包括看到孩子、看到老公、看到自己与别人,当我意识到差距时,就下意识提醒自己先接纳再改变。
作者: 开心的妈妈    时间: 2010-9-29 15:47:25

我是个不太爱比较的人,喜欢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苦累没关系高兴就行了。经常看到小区的老人带着孩子说:你看看人家。。你怎么就不听话,怎么就不好好的?等,我就在想,在孩子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他的内心有没有挫败的感觉,有没有觉得丢人?应该是有的,因为有的时候,开心做了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事,有邻居来串门,我也爱和别人说,开心会拉着我说:妈妈,你别说了。然后我就住嘴,意识到自己侵犯了他的小小的隐私。
作者: 斯淼--豆豆    时间: 2010-9-30 07:29:30

本帖最后由 斯淼--豆豆 于 2010-9-30 07:32 编辑

可比较,莫攀比!

比较是良性循环,攀比则为比较过度了,
自发也好,外加也好,动力也好,压力也好,
一切之一切原本相对!
于内的遗传因素及于外的外界环境交互作用影响了每个人的行为,
我们不仅要发自内心的深思,同时也要关注外界周边的情境
唯一不变的宗旨就是:
不断的学习会让我们获得持久性的改变!
愿我们的禅悟能给孩子们一片自由快乐的精神沃土!
作者: 敬听    时间: 2010-9-30 09:01:21

可比较,莫攀比!

比较是良性循环,攀比则为比较过度了,
自发也好,外加也好,动力也好,压力也好,
一切之一切原本相对!
于内的遗传因素及于外的外界环境交互作用影响了每个人的行为,
我们不仅要发自内心的深思, ...
斯淼--豆豆 发表于 2010-9-30 07:29

:F: :F: :F:
作者: 小默妈妈    时间: 2010-9-30 09:35:27

10# 斯淼--豆豆
觉得豆家说一点特重要,关键是比较的度,当比较能催生我们学习时,要比较,要进步,比较过度了,成攀比时,夹杂着七情六欲嫉妒恨的时候,就变味了。比较的目的是不断的学习。
作者: 余侑    时间: 2010-10-3 12:55: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欣然小宝    时间: 2010-10-6 13:37:11

各位好!我是蒲公英班的一家长。刚从这路过,恰巧看到大家的讨论,想起之前曾看过的一篇文章,感触颇深,把网址贴在这里,有兴趣的可以看下:http://www.saits.net/read.php?tid-520.html
作者: 毛毛妈    时间: 2010-10-9 15:47:11

当孩子有比较心时我们会根据个人的价值观对孩子解释或引导孩子,但似乎大都不愿让孩子比较。这样凡事不比较是我们给孩子的最佳答案吗?我想跟大家讨论
作者: 豆乐妈    时间: 2010-10-9 16:06:59

当孩子有比较心时我们会根据个人的价值观对孩子解释或引导孩子,但似乎大都不愿让孩子比较。这样凡事不比较是我们给孩子的最佳答案吗?我想跟大家讨论
毛毛妈 发表于 2010-10-9 15:47

说起比较心,还真是挺大的话题:比什么?怎么比?比输了怎么办?比赢了怎么办?一定要比吗?不比的话又能适应这个社会吗?这更像是成人心中的一个结。
对于孩子,最初从比较物品之间的差别来认识世界,对他们来说,“世界究竟是什么样”比“世界是不是会更好”更重要,孩子最初的比较心其实是好奇心的一部分,比如豆豆会很认真地说“要一个小皮那样的巧虎书包”。这样的比较心应该被鼓励吧?
“比较”变成“掂量、评估”,甚至成了羡慕、嫉妒,更多是成人的想法。适度的羡慕会鼓励我们去学习,去充实,这是好事;过分地羡慕变质成嫉妒,才令人可厌。
凡事不比较,可能很难做到,也不必做到。因为我们身处现实世界,最重要的,还是给孩子一个坚实的内心,有一天能坦然面对我们曾经面对的困惑。
作者: 曲水流觞    时间: 2010-10-9 20:53:38

17# 豆乐妈

顶豆妈说的
作者: 毛毛妈    时间: 2010-10-12 11:53:49

豆妈说的好啊。
作者: 美滋滋妈妈    时间: 2010-10-18 11:08:49

1# 明达悠悠
哈哈,俺是个不求进取的人
就知道吃着真好
没想着自己做啊
咋整




欢迎光临 幸福大观园 (http://www.xingfudgy.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