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對自己的身體或對外在環境,孩子的空間感有多重要呢?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舞蹈教育博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主任張中煖認為:孩子的肢體、情緒、智能三者是不可分開的,既是表達的基礎,也是學習的管道。
[size=-1]雲門舞集「生活律動」兒童班第二期教案中,有一堂<我的身體會畫圖>,那是一堂奇妙的不用畫筆、不用圖畫紙的美術課。[size=-1](本文摘錄自<自由時報>家婦版)
◆ 作者簡介
【身體的記憶】不分年紀的擁抱/林懷民第 2 課 呼吸/給孩子「調和身心」的能力
【身體的記憶】呼吸,所以存在/蔣勳第 3 課 重心/給孩子「端正自己」的能力
【身體的記憶】旋轉與重心/蔣勳第 4 課 安靜/給孩子「靜定沉著」的能力
【身體的記憶】動與靜/蔣勳第 5 課 專注/給孩子「好好生活」的能力
【身體的記憶】給感官「專注」的機會/楊照第 6 課 跌倒/給孩子「跨越關卡」的能力
【身體的記憶】最早的跌倒/蔣勳第 7 課 親密/給孩子「快樂互動」的能力
【身體的記憶】包餃子/蔣勳第 8 課 玩伴/給孩子「溫潤心靈」的能力
【身體的記憶】玉常──我最早的玩伴/蔣勳—— 以上內容摘自《親子玩身體》目錄與各章引言


| 欢迎光临 幸福大观园 (http://www.xingfudg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