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观园

标题: 宋丹丹 [打印本页]

作者: 布饼    时间: 2011-7-31 13:09:54     标题: 宋丹丹

前天看来一期宋丹丹的访谈,是她和(李春天的春天)男主角和导游一起聊。

发现宋丹丹真的很好很好,言谈举止就想几岁的孩子,率真,坦荡,毫无一点点矫饰做作,他和英达离婚后经人介绍嫁了个非演艺圈的人,各带了一个孩子,已经十几年了,看的出,生活的很幸福。 越活越普通,简单,圆润,通达, 回归本性,不知道怎样表达,总之她得生活状态让我都感觉到某种禅味。真是很高的境界,估计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推荐妈妈们看看她的博客微博什么的, 学学她。
作者: Elf    时间: 2011-7-31 15:51:55

她和英达在一起的时候,采访看到的一家人也是其乐融融,和谐得不得了,谁能想到会离婚呢?

表面看不出什么,尤其她还是个好演员。

她演的戏大多数我还是爱看的,现在孩子最喜欢看她演的“家有儿女”
作者: 相澄妈妈    时间: 2011-7-31 17:46:57

她几年前写的《幸福深处》就挺好看的,里面好多人生感悟平实真切不造作。
作者: 楠妈    时间: 2011-7-31 18:31: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1-7-31 20:37:51

她和英达在一起的时候,采访看到的一家人也是其乐融融,和谐得不得了,谁能想到会离婚呢?

表面看不出什 ...
Elf 发表于 2011-7-31 15:51


想起从前《知音》上写姜文和法国老婆的浪漫故事来。那是他第二个老婆吧?文章确实是靠写出来的,真实情况是不得而知的。
作者: 布饼    时间: 2011-7-31 22:56:29

想起从前《知音》上写姜文和法国老婆的浪漫故事来。那是他第二个老婆吧?文章确实是靠写出来的,真实情 ...
石头 发表于 2011-7-31 20:37


看别人写的文章,当然是雾里看花。 看本人的言谈举止,应该多少靠点譜。
作者: 布饼    时间: 2011-7-31 22:56:38

想起从前《知音》上写姜文和法国老婆的浪漫故事来。那是他第二个老婆吧?文章确实是靠写出来的,真实情 ...
石头 发表于 2011-7-31 20:37


看别人写的文章,当然是雾里看花。 看本人的言谈举止,应该多少靠点譜。
作者: 布饼    时间: 2011-7-31 22:56:59

想起从前《知音》上写姜文和法国老婆的浪漫故事来。那是他第二个老婆吧?文章确实是靠写出来的,真实情 ...
石头 发表于 2011-7-31 20:37


看别人写的文章,当然是雾里看花。 看本人的言谈举止,应该多少靠点譜。
作者: 啤酒泡泡    时间: 2011-7-31 23:12:33

我挺喜欢她,儿子也喜欢她,全家都喜欢她。
作者: 楠妈    时间: 2011-8-1 10:04: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igPucca    时间: 2011-8-1 13:14:20

想起从前《知音》上写姜文和法国老婆的浪漫故事来。那是他第二个老婆吧?文章确实是靠写出来的,真实情 ...
石头 发表于 2011-7-31 20:37


哈,歪个楼,八个卦,我朋友说,姜文和王菲,是娱乐圈里少有的幸运星,怎么折腾大家都爱他,王菲还吃了点苦头,姜文简直是男人的理想。
作者: 拂晓    时间: 2011-8-1 13:29: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1 20:21:31

以宋丹丹的年纪和阅历,如果她能沉默一点,含蓄一点,我觉得那才是境界.

大家不觉得宋丹丹话很多,特别是深刻的话很多么?

其实,含蓄和少言更是一种深刻和境界,因为那是需要克服寂寞的心,需要甘于平淡的心........宋身上是没有滴.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1 20:22:50

同年龄的,我更喜欢吕丽萍,或者宋春丽,或者.......我觉得那个年龄的女演员,有很多优秀的.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1 20:24:53

只是不太理解吕丽萍怎么会冒出个"同性恋'事件来,似乎不符合她的习惯,也许跟她现任的老公有关系,受影响了......
作者: 高雅高歌    时间: 2011-8-2 00:33:28

吕丽萍?"同性恋'?
作者: 一起成长    时间: 2011-8-2 07:09:58

以宋丹丹的年纪和阅历,如果她能沉默一点,含蓄一点,我觉得那才是境界.

大家不觉得宋丹丹话很多,特别是深刻 ...
琳0824 发表于 2011-8-1 20:21



    "其实,含蓄和少言更是一种深刻和境界,因为那是需要克服寂寞的心,需要甘于平淡的心........"

作者: mindxie    时间: 2011-8-2 08:11:24

气场啊气场。

看看英达现在的模样,宋丹丹离开他还真是件好事。
拂晓 发表于 2011-8-1 13:29



    狂排!英达现在怎么这个气质了?一脸浮油,贼头贼脑。看着就让人不喜欢
作者: mindxie    时间: 2011-8-2 08:12:37

以宋丹丹的年纪和阅历,如果她能沉默一点,含蓄一点,我觉得那才是境界.

大家不觉得宋丹丹话很多,特别是深刻 ...
琳0824 发表于 2011-8-1 20:21



    再排。我也觉得她话多。
   应该说她有她的聪明之处,应该不是个笨人。但话太多。
作者: 芸芸    时间: 2011-8-2 09:41:36

喜欢宋丹丹是从她的(家有儿女)开始
作者: 芸芸    时间: 2011-8-2 09:42:55

然后(家的N此方)、(李春天的春天),喜欢她的对生活简单、乐观、积极的态度
作者: 木槿    时间: 2011-8-2 09:45:14

狂排!英达现在怎么这个气质了?一脸浮油,贼头贼脑。看着就让人不喜欢
mindxie 发表于 2011-8-2 08:11


英达演的赵辛楣多传神哪,现在变成啥样没见过,比起他父亲可能差不少吧。
作者: 心的旅程    时间: 2011-8-2 12:27:52

以宋丹丹的年纪和阅历,如果她能沉默一点,含蓄一点,我觉得那才是境界.

大家不觉得宋丹丹话很多,特别是深刻 ...
琳0824 发表于 2011-8-1 20:21



    各人有各人活法吧!宋就是那么个热热闹闹的人,话不多,就不是她了。

在她的小品中收获很多欢笑。女儿也从《家有儿女》认识了她。至于我自己,没有特别追捧,近两天偶尔看到《李春天的春天》,感觉还不错。
作者: 家属    时间: 2011-8-2 12:35:58

第一次知道她,还是那个著名的
“俺叫魏淑芬 ”
作者: 朵云妈妈    时间: 2011-8-2 12:47:31

她喜欢表达,不能说她喜欢表达就不够境界。这和性格还是有关系,和境界无关。
作者: 小哼妈妈    时间: 2011-8-2 12:49:46

以前印象一般,看了那期北京台《李春天的春天》的采访,话很多但觉得很真诚,特别对现任老公的女儿。
作者: 朵云妈妈    时间: 2011-8-2 12:55:00

关注着宋丹丹得微博,我觉得在演艺界她算得上一个有思想的女演员,称得上是一个智慧的女人。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2 13:31:29

说和做,完全是不相干的两回事,演艺界的人,大多是人精,看待他们,绝对不能看他们的"说".........

真的.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2 13:33:13

一个演员,把戏演好是真,宋的演技,还可以,至少我认为比巩俐要好得多.

演戏演好足以,其他的就不用"表演"了.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1-8-2 13:34:39

说和做,完全是不相干的两回事,演艺界的人,大多是人精,看待他们,绝对不能看他们的"说".........

真的.
琳0824 发表于 2011-8-2 13:31


撇开宋丹丹不说,你这句话我同意。

一个人在摄像机前,在电脑前,再真诚也是有限的。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2 13:39:44

撇开宋丹丹不说,你这句话我同意。

一个人在摄像机前,在电脑前,再真诚也是有限的。石头 发表于 2011-8-2 13:34

没错,是人都有"表演欲"的,只是表演的平台有大有小而已.

表演的,未必不是真的,至少我们可以"真着说"........尤其是演员,他们实在太"能"了,演得连自己都以为是真的.........这才叫演员嘛.

我这里并不是单指宋,我看待演员,只看他们演戏,看他们真实的行为,从来不看他们的"说"........

像倪萍,我印象一直就很好,她在汶川地震时,捐款100万.........我们不是说要求公众人物都如此大爱,但是,毕竟做了.........难道还不值得我们记住么?
作者: 朵云妈妈    时间: 2011-8-2 14:36:47

说和做,完全是不相干的两回事,演艺界的人,大多是人精,看待他们,绝对不能看他们的"说".........

真的.
琳0824 发表于 2011-8-2 13:31

我倒是觉演艺界的人士也是普通人,智商、情商不一定很高。真正有思想的不多。
作者: 熊熊    时间: 2011-8-2 17:51:20

看到讨论这个,无聊时找了,李春天的春天看。还不错,喜欢那根有意思的小辫子。呵呵,看个热闹。
作者: whyoyoma    时间: 2011-8-2 18:19:09

像倪萍,我印象一直就很好,她在汶川地震时,捐款100万.........我们不是说要求公众人物都如此大爱,但是,毕竟做了.........难道还不值得我们记住么?
琳0824 发表于 2011-8-2 13:39


倪萍这个捐款,我很有印象!
作者: 楠妈    时间: 2011-8-2 18:19: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hyoyoma    时间: 2011-8-2 18:19:57

我倒是觉演艺界的人士也是普通人,智商、情商不一定很高。真正有思想的不多。
朵云妈妈 发表于 2011-8-2 14:36


说不定还没有我们有觉悟,我们是普通人,不受关注,还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地考虑一些事情!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2 20:24:17

我承认宋的访谈很有思想,她对生活的理解,我也很赞同.

不过,我还是觉得,会说,会把思想说出来,又怎么样呢?又说明什么呢?

我真的只相信做的,比如,把戏演好,当然宋的戏还是有看头的,但是宋和赵宝刚演的电视剧,我只看了开头,就没兴趣看下去了........我总体感觉宋是个沉不下心来的,上了年纪的女人.........这种状态的混合体,MS不太好.

我更喜欢倪萍,不仅仅因为她捐款.
作者: mindxie    时间: 2011-8-3 08:48:34

我挺同意琳的看法(倪萍那段除外,我对倪萍没啥感觉),我也觉得,有些演员,就是人戏不分,生活当演戏——不是他故意的,是他无意识的,比如谢霆锋。个人觉得宋丹丹有时候也在自觉不自觉地演戏,演一个叫宋丹丹的人,哈。

看没?又有新料。宋丹丹微薄上大骂英达,说他多年不顾大儿子(英达前段时间带小儿子参加BTV的节目晒幸福,刺激到宋丹丹了),怎么个不顾法呢?这些年,一点联系都没有。巴图几岁的时候找英达要过电话号码,英达死活没给。牛吧?这英达到底是什么物种啊,这些年亲生儿子都不顾?

八卦上又说,梁左就是其实就是英达给害死的。英达对自己大舅子放高利贷,逼死了大舅子。
作者: 啤酒泡泡    时间: 2011-8-3 09:10:56

我挺同意琳的看法(倪萍那段除外,我对倪萍没啥感觉),我也觉得,有些演员,就是人戏不分,生活当演戏—— ...
mindxie 发表于 2011-8-3 08:48



    刚看了一些宋丹丹的围脖,看了英达大秀父爱,的确是挺让人不解的。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3 15:57:20

孩子看到父母这样相骂,是最不堪........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3 16:15:51

http://tv.sohu.com/20110803/n315320051.shtml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3 16:33:56

本帖最后由 琳0824 于 2011-8-3 16:35 编辑

我突然想起一个我特别欣赏的女人,钱钟书的夫人,杨绛.

如此一个甘于平淡和淡薄的睿智女性,真不多.

她不多说话,可是你从来不缺少对她的景仰.
作者: 芸芸    时间: 2011-8-3 17:11:53

{:1_143:}回复 42# 琳0824
作者: 曼之妈妈    时间: 2011-8-3 17:12:36

长相上我就是对宋丹丹不喜欢
作者: 逗逗妈妈    时间: 2011-8-3 17:18:19

早晨打开新闻,都是宋丹丹和英达关于儿子的言论。两个平日里说话都很睿智,充满生活哲理的人,面对孩子的时候,都显得那么小家子气,敢情就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主儿。敢情也跟我这个当妈妈的一样,看了很多理论的书,接受了很多育儿的理念,道理知道的太多,遇到自己家孩子一点小问题,就傻眼了,道理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前修炼啊,内在的东西太少,说的太天花乱坠了。
作者: newstart    时间: 2011-8-3 22:26:46

这么多年过去了,宋还是很有情绪啊
作者: newstart    时间: 2011-8-3 22:26:47

这么多年过去了,宋还是很有情绪啊
作者: mindxie    时间: 2011-8-4 08:42:16

啥叫有情绪?那是他儿子啊?能不急么?

看访谈,英达是非常恨宋丹丹的。为什么恨成这样就不知道了。他说宋丹丹,把能干扰他生活的手段,全都使用了,出书是最后一项。

我真是不觉得英达多有才,他那才能在哪呢?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我爱我家,也是梁左的手笔。然后梁左一死,他也就靠吃老本了。主持那些节目,能看出来,视角太平庸了,既没有天分,又缺乏诚意。你没天分,可以学白岩松啊,可以努力啊,可以加上良知啊,一样可以出成绩。又老仗着自己爷爷是大公报创世人(是大公报吧?懒得查了),自己老爹是曾任文化部副部长,自己早年出国,觉得自己来历不俗,总有那么一种优越感,忒讨厌了。

宋丹丹也是哪有事哪到,不招我待见。但为儿子这事,我挺她
作者: 采薇    时间: 2011-8-4 12:57:34

英达的赵辛楣真地演得好哦。陈的方鸿渐也是。难以超越。
我爱我家挺好看的。里面的演员也非常好。其中尤其觉得和平的老公演得好。
后来就不再关注英达了。
宋丹丹的新电视剧没咋看,家有儿女还是演得很好的,很生活化,很真实。另外她和老赵一起演的那老太太,太象了!!!还是有才的吧。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4 15:40:46

这么多年过去了,宋还是很有情绪啊
newstart 发表于 2011-8-3 22:26

有情绪就是有情绪,两人相比,很明显,一个恨不能躲得远远的,另一个有机会就凑上去.

如果没有爱,就不应该有恨,也不必14年不换手机号码........总之,我感觉宋很恨英达,而英达是不希望招惹宋,不愿意谈及宋........

至于说孩子的问题,就当他是陌路人,别再惹什么事了,有什么好气不过的?跟他的话题离得越远越好,这才是两相忘的心境,是不是?

不要以孩子的名义去发泄自己的不平衡,我感觉哈.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4 15:41:33

英达的赵辛楣真地演得好哦。陈的方鸿渐也是。难以超越。
我爱我家挺好看的。里面的演员也非常好。其中尤其 ...
采薇 发表于 2011-8-4 12:57

同意.

只看作品,不看其做人.
作者: 采薇    时间: 2011-8-4 16:20:52

同意.

只看作品,不看其做人.
琳0824 发表于 2011-8-4 15:41


{:1_152:}
作者: newstart    时间: 2011-8-5 14:27:30

回复 50# 琳0824


    前面一段同意,但孩子咋能当成陌路?不太理解
作者: ivyivy    时间: 2011-8-5 15:17:51

只看作品,不看其做人.
琳0824 发表于 2011-8-4 15:41

我不这么看。

如果“只看作品,不看其做人,”
那,阿娇,冠希,柏芝也不用道歉了。
克林顿也不用弹劾了。
加薪和加爵也不用毙了。

撞死谭卓那个男孩子胡斌,也不用坐3年牢了。那男孩体育不错。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5 16:05:58

回复  琳0824


    前面一段同意,但孩子咋能当成陌路?不太理解
newstart 发表于 2011-8-5 14:27


你不当陌路又能怎么滴?

难不成去讨爱?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5 16:13:37

本帖最后由 琳0824 于 2011-8-5 16:14 编辑
如果“只看作品,不看其做人,”
那,阿娇,冠希,柏芝也不用道歉了。
克林顿也不用弹劾了。
加薪和加爵也不用毙了。

撞死谭卓那个男孩子胡斌,也不用坐3年牢了。那男孩体育不错。
ivyivy 发表于 2011-8-5 15:17

你还越说越抬杠了.

我意思是说,作为观众,我只看他们演戏是不是有深度,能不能打动我,至于说家里啥事情,夫妻间的是是非非,清官难断家务案,各说各的理,信谁好呢?

所以,里外里,就谁都信,又谁都不信........

今天报纸上英达说,不亲近大儿子,是怕孩子对继父不容易接纳.......

呵呵!

其实,勉强的爱,不要也罢..........对宋来说,真的该放下了.

局外人都能看出来,她还是没放下那段.........亦或说是还有感情没放下,亦或说是因为被抛弃,而心有不甘.........宋也是个心高气盛的人,哪里咽得下这口气..........都这么些年了........哎!

所以,嘴上再深刻又有什么用?
作者: ivyivy    时间: 2011-8-5 17:20:30

琳主任,我知道你能看到一些好的影视作品就觉得难能可贵了。
不过我是说,道德也很重要。

您没看小学生也要评3好学生而不是一好学生嘛

您这么宽容,惯坏多少影视剧演员啊。{:1_120:}
如果大部分的人都这么宽容,唉龙应台又要说我们不会生气了。

不得不承认,这一方面,我和你看法真不一样。
得,我如果抬杠了,我也算是发出“不同的声音”吧
作者: ivyivy    时间: 2011-8-5 17:23:05

还有,我觉得英达能14年完全不理吧图,和宋14年不换手机号是实质一样的:咱俩没完!
作者: ivyivy    时间: 2011-8-5 17:26:28

还有,如果我没有记错,原李网有一个ID大概是英达的熟人,她说起宋,是很不屑很怒的。说宋一开始离婚没有要吧图,后来又选择要了。
也许水真的深,怨真的重啊。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5 19:04:21

琳主任,我知道你能看到一些好的影视作品就觉得难能可贵了。
不过我是说,道德也很重要。

您没看小学生 ...
ivyivy 发表于 2011-8-5 17:20

麻烦您不要对我上纲上线,偶只是一名观众,不存在宽容与不宽容,人家夫妻间的事情,偶们外人又知道多少,人家不行可以上法院,可以打官司........嫩不要对我涉及到道德的范畴,偶很害怕地说.

另外,对于演员,作品是作品,他们的生活是他们的事,只要不犯法,没人管得着,再说了,我们又知道谁对谁错,不操那心了........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5 19:09:07

英达的赵辛媚确实演得到位,他的<我爱我家>也不错.

宋演的几部电视剧,也是可圈可点的.........

我觉得好好演戏,好好生活是真,其他的,都是过眼烟云.........既然宋在访谈上能如此睿智地谈论人生,可是在生活里,却没看到.........我觉得她确实对英达还有不甘心,孩子只是一根导火索,刺激到了她........

口口声声说她自己生活很幸福,三婚的生活很美满.......幸福的女人,不至于如此不甘心.........偶这么觉得.
作者: 芝麻开花    时间: 2011-8-5 20:20:33

其实,公道自在人心,大多数看了访谈的人,心里已经向着宋了,宋多余围脖上开骂..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6 18:03:14

其实,公道自在人心,大多数看了访谈的人,心里已经向着宋了,宋多余围脖上开骂..
芝麻开花 发表于 2011-8-5 20:20

我也是这么感觉.
作者: mindxie    时间: 2011-8-9 10:34:38

还有,如果我没有记错,原李网有一个ID大概是英达的熟人,她说起宋,是很不屑很怒的。说宋一开始离婚没有要 ...
ivyivy 发表于 2011-8-5 17:26



一开始不要,后来又要了。那也不妨碍后来她做一个好母亲。可能这件事没做对,但后面做对了。
说14年不理巴图,和宋的14年不换手机号,俺同意你的理解:咱俩没完。
不过迁怒于孩子,10几年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这事我实在是理解无能。

越说越对这2人不待见。宋丹丹也总是喜欢以智者、过来人的面目出现,有种优越感,不喜欢。不否认这人有点小聪明,但是还是太计较了。英达则不是不喜欢,是相当让人讨厌了——八卦就是可以不负责任地瞎说是么。呵呵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10 13:21:11

英达也是没事找事,好好地在家宠小儿子,谁也没意见,是吧?

非秀出来,啥意思嘛?

娱乐圈的人,想要低调,太难了......
作者: sunshine    时间: 2011-8-10 16:04:17

虽然不是很喜欢宋,但是更更讨厌英达。
作者: ivyivy    时间: 2011-8-10 16:25:55

我爱看这些真实的东西,比电视剧更真实精彩,还有教育意义。

英达回应了宋丹丹后,新浪网友更加一边倒的挺宋了。
作者: ivyivy    时间: 2011-8-10 16:29:40

本帖最后由 ivyivy 于 2011-8-10 16:31 编辑

上次泼墨也很精彩啊。
我个人觉得电视剧有太多漏洞,太多遮掩,渲染,替身,眼药水混充的眼泪,,太假了。。。。
所以轻易不看。
作者: ivyivy    时间: 2011-8-10 16:34:40

本帖最后由 ivyivy 于 2011-8-10 16:36 编辑
越说越对这2人不待见。宋丹丹也总是喜欢以智者、过来人的面目出现,有种优越感,不喜欢。不否认这人有点小聪明,但是还是太计较了。英达则不是不喜欢,是相当让人讨厌了——八卦就是可以不负责任地瞎说是么。呵呵mindxie 发表于 2011-8-9 10:34


我觉得,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不起推敲,因为有人性的弱点嘛~

所以我只要尽可能真实,就够了。。。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10 20:00:26

我觉得,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不起推敲,因为有人性的弱点嘛~

所以我只要尽可能真实,就够 ...
ivyivy 发表于 2011-8-10 16:34

让别人的真实,充实你的生活.......
作者: mindxie    时间: 2011-8-11 11:44:18

刚才看了宋丹丹的一个访谈,对宋的印象大大改观了——我得承认,我对宋丹丹关注不多,很多时候确实是不负责任的瞎说,了解一个明星,还是需要多收集点资料,然后才会有相对客观的评价。现在虽然我觉得宋丹丹话太多,有时候喜欢扮上帝,但仍算的上一个宽容睿智的女人。给大家贴出这份访谈。
作者: mindxie    时间: 2011-8-11 12:39:56

宋丹丹:想开了,就是幸福
  
   ■编者按
  
   相信每个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看了宋丹丹的《幸福深处》都会有所触动。我们这篇访谈要涉及的是书之外的话题:一个女人,一个明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事关“隐私”的书?对于描绘从前的婚姻生活,她有什么顾忌?又有什么期待?然后我们走向了“幸福”这个话题———宋丹丹用她的经历和感悟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能从方方面面解放自己,那就抵达了“幸福深处”。
  
   ■采访手记
  
   母亲的心
  
   刚见到宋丹丹,就看到她乐得倒在沙发上,兴奋得手脚乱摇,连说:“太好玩了,太好玩了!”
  
   不为别的,就因为她看到网上读者对《幸福深处》的评论,其中有人骂她“破鞋”。她说自己大概有1/2秒的刹那心头有一丝不快,随即感慨:“现在的网络真是自由啊!谁都有说话的权利,真好!”一屋子人,让她那副由衷开心的样子感染得都觉得这评语真是太有趣了。负责为她出版此书的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金丽红老师指着她说:“你瞧她,心态多好!”
  
   她的心态就是这么好,真不是装的。而且,跟她在一起的人很容易被她的幽默和开朗所感染,笑得绝对要比看她在春晚上表演小品舒心。她懂得让自己和别人快乐,这是宋丹丹的聪明,也是她现在感到幸福的根源。
  
   然后,她拿自己的体会写了书,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尤其深得女性读者喜爱,连她的妈妈看了书都哭了,说觉得自己都受了教育,觉得女儿的心胸那么宽广啊!
  
   三年前,我曾采访过宋丹丹,那时候她说自己“四十岁以后活明白了”,如今,过了四十五岁,她大概是活得更明白了,于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干脆当了个事业的“懒人”。所以,千万别跟她讨论事业啊、艺术什么的话题,那不算是她生活的重心。她只关心牵动自己感情的事。
  
   所以她的书里,写的全是感情,和人相关的感情。也因此她的书受到极大的关注———她写到了与英达曾经的婚姻,尽管那只是她书中的一部分,却显得大过了其他的全部内容。
  
   隐私这东西,或许就像宋丹丹说的,顶多是别人茶余饭后议论的那三分钟,过去也就过去了。她和英达曾经的故事,众人一看:哦,原来这么回事。好奇过后也就完了。但是他们之间永远分割不开的一个联系,就是儿子。
  
   宋丹丹的书中,以一个母亲绵密的心思在告诉世人:巴图是一个多么好的孩子。那里面有她的良苦用心。
  
   我们之间的谈话进行得很坦率,宋丹丹不是个矫情的人,但是她却很小心地维护英达,不愿意伤害英达,为此不在乎别人是不是说她对英达余情未了。一方面她是感念曾经和英达度过的重要十年,另一方面是因为儿子,你能感觉到一提到儿子她心中那一汪清水,以及轻轻一碰就立刻揪紧的母亲的心。

■写一本书,留给孩子和我自己,因为关于过去的事情你真的会忘
  
   记者:虽然名人出书是常事,但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女明星,写这样一本书公开自己以往的婚恋故事、隐私生活,你是不是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你知道它会给你、给书中谈到的有关的人带来些什么吗?
  
   宋丹丹:我倒不怕别人看。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生活或者说秘密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大家都没有想过为什么不能让别人知道,好像就接受这样一个概念:让人知道特丢人。其实真的让人知道就那么可怕吗?我认为对我来讲,人家知道了我曾经结过婚离过婚也没有什么,结过婚离过婚的人太多了。
  
   我唯一顾忌的是:我不想打搅英达的生活,因为确实我们都沿着自己的生活轨迹走得太远了。我真的不放心的其实是这个,我也不了解他了,因为太多年没见。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特别不高兴,毕竟我书里写的是我们两个人的生活,那也许人家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我写了会不会对他有伤害?我也不知道他家人的承受能力,就是说当年你跟宋丹丹有那么幸福的往事,我也不了解人家是会替他高兴呢,还是心里不舒服呢?
  
   但是我觉得,如果我要不写,干脆就不要出这本书,确实我出这本书最初特别重要的想法就是想留给孩子和我自己,因为关于过去的事情你真的会忘,特别多的细节真的会忘。当初我拿出我10年前写的手稿就特别震撼,像我书里写到的“太阳能”的故事、英若诚揣个人大代表证就开车出去等等,如果不写下来就全忘了,多有意思的事儿啊!所以我想我一文学青年从小就想当作家,作家没当成,阴错阳差成了明星,现在有出版社追着你、鼓励你出书,自己又不花钱,写写自己的生活大家没准有兴趣看,写就写吧。其实写我跟英达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多,只不过这一章节特别惹眼,人们特别有兴趣。我写了大量的我和我孩子,包括我的家庭、我的哥哥姐姐。
  
   我不知道巴图到底能留下多少他对父亲的记忆,其实我有一个用心,就是我特别想让他能够记住他小时候的这些事情,就像我留住了这些记忆一样。他那时候太小了,就更会忘了。我希望他记住这些细节,记住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也会从中感受到妈妈想让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和妈妈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走到婚姻的终点,我一定会有选择地写,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不带有情绪地写,不企图让这本书承载其他的东西,因为我觉得那特别没有意义。书不像你做了一次电视里的访谈,过去也就过去了,而是永远白纸黑字放在书架上伴你一生,如果我现在想让这本书承载更多的东西,让英达怎样怎样,我觉得那就太小了。
  
   所以我把我认为美好的、愿意让孩子知道的、和我认为使我对认识人生有一些启发的事情写出来。一方面留给我和我的孩子,另一方面,如果能对一些女性朋友有些帮助和感悟的话,我会觉得特别幸福。
  
   记者:你有选择地写美好的东西,那是不是会有美化的成分?
  
   宋丹丹:我认为没有,真的没有。每一个细节,我可以真的问心无愧地说:“它是真实的。”但我有选择,有一些对我来说感悟颇深的事情,可能我会通过另一个例子写出来,因为原来那个例子可能会伤害到别人。而且人在每个阶段是不同的,你知道离婚吗?离婚是很可怕的,在三十来岁的年纪,两个人在一个家里生活,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我的,突然有一天你们俩必须要成为陌路人,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只要是我的就不再是你的。两个人内心那个状态完全是不正常的,对方任何一句话都会刺伤自己,任何一个传言都会让人受不了。两人都像拿着一把刀捅着对方的心脏,因为你自己特别疼,你必须捅他你才会好受一点。所以在那个时候,人都会说不冷静的话,做可能会伤害对方的事情,所以在那个时候做的事情,一些我认为伤害了我的事情,我都没有写,因为我认为那都是在大家极受伤害的非正常状态下发生的。
  
   但是我没有美化自己的生活,我没有必要出一本书骗自己、骗孩子,那对我来说就真的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我十几年来都没换手机号,我希望无论我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接到英达的电话———如果他想见孩子,或者想了解孩子的任何情况
  
   记者:你说出书唯一的顾虑是怕打扰英达的生活,但是只要你写了这段生活,这本书出来,事实上就已经不可避免地打扰他的生活了呀?
  
   宋丹丹:我没办法,因为他是我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而且他与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孩子有血缘关系。作为一个女人吧,一生最重要的十年就是从二十七岁到三十七岁,因为十七岁到二十七岁基本上还不懂事,七岁到十七岁更不值得一提,五十七跟六十七没太大区别……二十七到三十七,是从放纵的、苦苦追求理想的、充满幻想的女孩到嫁人生子,到初建事业平台最重要的阶段,一般到了三十七岁基本就定型了。我觉得那段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而且那个家给了我太多的记忆,而那些记忆对我孩子就格外重要,因为他不记得了。而且我不觉得有那么可怕,我相信他们今天会很幸福,不会因为我出这么一本书就被打扰了,应该不至于。
  
   记者:但是这本书出来之后,很多的读者,尤其是做了母亲的女性或离婚的女性读者,都非常容易把同情放到你和巴图这一边,我看到很多网站上读者的评论都是在谴责英达对巴图的态度,这应该不是你想达到的目的吧?
  
   宋丹丹:对。虽然英达对巴图的态度,在我心里曾经认为是一个非常深的伤害,但是我觉得我已经非常宽容和理解他,我觉得我已经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自强、自立和谅解他。我觉得你无法去要求别人,任何人唯一能做的是要求自己。可是我不可能不写这个,因为这是我和我孩子共同成长的经历中最重要的事。我们俩的心是通的,巴图那么怕我伤心,你就会特别的无助,每一个单亲的母亲都会理解,那怎么可能不写啊!我没有办法,不能假装地说:“我心胸是这么博大,他不见巴图我根本无所谓。”不可能的。
  
   记者:巴图看到这本书了吗?
  
   宋丹丹:还没。他现在在美国读书。
  
   记者:但是他知道你要写这些内容?
  
   宋丹丹:知道。我跟他商量说我要写很多的细节,可能会把他的检查啊、很多我认为很有意思的事写出来,我说:“我写了很多你小时候很有意思的事,你会不会觉得特露怯?”他说:“没关系。但我特别想早点看见。”我说:“我给你寄吧。”我还没寄呢。
  
   记者:在书中看到巴图的成长也是很正常很健康的,没有看到他因为父母的离婚带来的伤害,是这样吗?
  
   宋丹丹:从表面上、目前来看是这样。我和我先生都尽了最大努力让他在爱和受保护的环境中长大。但他是否健康正常,得等他长大了自己分析。孩子不大会表达,也不会和母亲交流这些,他会害怕,这种话题是很私密和敏感的。将来他有了爱的女人,可能他们会去说,可能得到他四十多岁才能真正分析出父母离异给他一生造成的心理影响。
  
   关于这些,我之所以有选择地谈论,是我不希望他们父子更加疏远,我希望他们好,而不是要把他们拆散。我希望今后终于有一天巴图能长舒一口气说:“阳光真好。”
  
   记者:在你书中也写到一个细节,离婚后英达曾经去学校看孩子,但是由于你把巴图转学了他没看到,结果他流泪了,那就是说其实英达对孩子是有感情的。
  
   宋丹丹:那当然了,我相信会有的。那件事也是很多年以后一个朋友跟我讲的。但是英达在我心里,永远像一个大男孩,就像他爸爸说的,就是个学生。他是很自信的,也是很固执的,聪明的人都固执。
  
   如果说我有一点点想法,让这本书在事实之外能承担一些东西的话,那就是我大量地写了孩子,我愿意让英达看见,孩子心地那么好,巴图那么可爱,挺不容易的。
  
   记者:你能确定英达就会看这本书吗?
  
   宋丹丹:我真的不知道,反正他写我就看(笑)。
  ■痛苦成就了现在的我,我原来真的不是这样一个人,虽然基本的品格没有变过,但是看待生活的很多角度变了
  
   记者:你说希望这本书能给女性朋友一些帮助和感悟,事实上这本书果然成了一部已婚妇女、尤其是离婚女性的心灵鸡汤,和你的预期相当一致。
作者: mindxie    时间: 2011-8-11 12:40:32

宋丹丹:想开了,就是幸福
  
   ■编者按
  
   相信每个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看了宋丹丹的《幸福深处》都会有所触动。我们这篇访谈要涉及的是书之外的话题:一个女人,一个明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事关“隐私”的书?对于描绘从前的婚姻生活,她有什么顾忌?又有什么期待?然后我们走向了“幸福”这个话题———宋丹丹用她的经历和感悟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能从方方面面解放自己,那就抵达了“幸福深处”。
  
   ■采访手记
  
   母亲的心
  
   刚见到宋丹丹,就看到她乐得倒在沙发上,兴奋得手脚乱摇,连说:“太好玩了,太好玩了!”
  
   不为别的,就因为她看到网上读者对《幸福深处》的评论,其中有人骂她“破鞋”。她说自己大概有1/2秒的刹那心头有一丝不快,随即感慨:“现在的网络真是自由啊!谁都有说话的权利,真好!”一屋子人,让她那副由衷开心的样子感染得都觉得这评语真是太有趣了。负责为她出版此书的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金丽红老师指着她说:“你瞧她,心态多好!”
  
   她的心态就是这么好,真不是装的。而且,跟她在一起的人很容易被她的幽默和开朗所感染,笑得绝对要比看她在春晚上表演小品舒心。她懂得让自己和别人快乐,这是宋丹丹的聪明,也是她现在感到幸福的根源。
  
   然后,她拿自己的体会写了书,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尤其深得女性读者喜爱,连她的妈妈看了书都哭了,说觉得自己都受了教育,觉得女儿的心胸那么宽广啊!
  
   三年前,我曾采访过宋丹丹,那时候她说自己“四十岁以后活明白了”,如今,过了四十五岁,她大概是活得更明白了,于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干脆当了个事业的“懒人”。所以,千万别跟她讨论事业啊、艺术什么的话题,那不算是她生活的重心。她只关心牵动自己感情的事。
  
   所以她的书里,写的全是感情,和人相关的感情。也因此她的书受到极大的关注———她写到了与英达曾经的婚姻,尽管那只是她书中的一部分,却显得大过了其他的全部内容。
  
   隐私这东西,或许就像宋丹丹说的,顶多是别人茶余饭后议论的那三分钟,过去也就过去了。她和英达曾经的故事,众人一看:哦,原来这么回事。好奇过后也就完了。但是他们之间永远分割不开的一个联系,就是儿子。
  
   宋丹丹的书中,以一个母亲绵密的心思在告诉世人:巴图是一个多么好的孩子。那里面有她的良苦用心。
  
   我们之间的谈话进行得很坦率,宋丹丹不是个矫情的人,但是她却很小心地维护英达,不愿意伤害英达,为此不在乎别人是不是说她对英达余情未了。一方面她是感念曾经和英达度过的重要十年,另一方面是因为儿子,你能感觉到一提到儿子她心中那一汪清水,以及轻轻一碰就立刻揪紧的母亲的心。

■写一本书,留给孩子和我自己,因为关于过去的事情你真的会忘
  
   记者:虽然名人出书是常事,但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女明星,写这样一本书公开自己以往的婚恋故事、隐私生活,你是不是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你知道它会给你、给书中谈到的有关的人带来些什么吗?
  
   宋丹丹:我倒不怕别人看。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生活或者说秘密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大家都没有想过为什么不能让别人知道,好像就接受这样一个概念:让人知道特丢人。其实真的让人知道就那么可怕吗?我认为对我来讲,人家知道了我曾经结过婚离过婚也没有什么,结过婚离过婚的人太多了。
  
   我唯一顾忌的是:我不想打搅英达的生活,因为确实我们都沿着自己的生活轨迹走得太远了。我真的不放心的其实是这个,我也不了解他了,因为太多年没见。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特别不高兴,毕竟我书里写的是我们两个人的生活,那也许人家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我写了会不会对他有伤害?我也不知道他家人的承受能力,就是说当年你跟宋丹丹有那么幸福的往事,我也不了解人家是会替他高兴呢,还是心里不舒服呢?
  
   但是我觉得,如果我要不写,干脆就不要出这本书,确实我出这本书最初特别重要的想法就是想留给孩子和我自己,因为关于过去的事情你真的会忘,特别多的细节真的会忘。当初我拿出我10年前写的手稿就特别震撼,像我书里写到的“太阳能”的故事、英若诚揣个人大代表证就开车出去等等,如果不写下来就全忘了,多有意思的事儿啊!所以我想我一文学青年从小就想当作家,作家没当成,阴错阳差成了明星,现在有出版社追着你、鼓励你出书,自己又不花钱,写写自己的生活大家没准有兴趣看,写就写吧。其实写我跟英达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多,只不过这一章节特别惹眼,人们特别有兴趣。我写了大量的我和我孩子,包括我的家庭、我的哥哥姐姐。
  
   我不知道巴图到底能留下多少他对父亲的记忆,其实我有一个用心,就是我特别想让他能够记住他小时候的这些事情,就像我留住了这些记忆一样。他那时候太小了,就更会忘了。我希望他记住这些细节,记住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也会从中感受到妈妈想让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和妈妈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走到婚姻的终点,我一定会有选择地写,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不带有情绪地写,不企图让这本书承载其他的东西,因为我觉得那特别没有意义。书不像你做了一次电视里的访谈,过去也就过去了,而是永远白纸黑字放在书架上伴你一生,如果我现在想让这本书承载更多的东西,让英达怎样怎样,我觉得那就太小了。
  
   所以我把我认为美好的、愿意让孩子知道的、和我认为使我对认识人生有一些启发的事情写出来。一方面留给我和我的孩子,另一方面,如果能对一些女性朋友有些帮助和感悟的话,我会觉得特别幸福。
  
   记者:你有选择地写美好的东西,那是不是会有美化的成分?
  
   宋丹丹:我认为没有,真的没有。每一个细节,我可以真的问心无愧地说:“它是真实的。”但我有选择,有一些对我来说感悟颇深的事情,可能我会通过另一个例子写出来,因为原来那个例子可能会伤害到别人。而且人在每个阶段是不同的,你知道离婚吗?离婚是很可怕的,在三十来岁的年纪,两个人在一个家里生活,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我的,突然有一天你们俩必须要成为陌路人,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只要是我的就不再是你的。两个人内心那个状态完全是不正常的,对方任何一句话都会刺伤自己,任何一个传言都会让人受不了。两人都像拿着一把刀捅着对方的心脏,因为你自己特别疼,你必须捅他你才会好受一点。所以在那个时候,人都会说不冷静的话,做可能会伤害对方的事情,所以在那个时候做的事情,一些我认为伤害了我的事情,我都没有写,因为我认为那都是在大家极受伤害的非正常状态下发生的。
  
   但是我没有美化自己的生活,我没有必要出一本书骗自己、骗孩子,那对我来说就真的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我十几年来都没换手机号,我希望无论我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接到英达的电话———如果他想见孩子,或者想了解孩子的任何情况
  
   记者:你说出书唯一的顾虑是怕打扰英达的生活,但是只要你写了这段生活,这本书出来,事实上就已经不可避免地打扰他的生活了呀?
  
   宋丹丹:我没办法,因为他是我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而且他与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孩子有血缘关系。作为一个女人吧,一生最重要的十年就是从二十七岁到三十七岁,因为十七岁到二十七岁基本上还不懂事,七岁到十七岁更不值得一提,五十七跟六十七没太大区别……二十七到三十七,是从放纵的、苦苦追求理想的、充满幻想的女孩到嫁人生子,到初建事业平台最重要的阶段,一般到了三十七岁基本就定型了。我觉得那段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而且那个家给了我太多的记忆,而那些记忆对我孩子就格外重要,因为他不记得了。而且我不觉得有那么可怕,我相信他们今天会很幸福,不会因为我出这么一本书就被打扰了,应该不至于。
  
   记者:但是这本书出来之后,很多的读者,尤其是做了母亲的女性或离婚的女性读者,都非常容易把同情放到你和巴图这一边,我看到很多网站上读者的评论都是在谴责英达对巴图的态度,这应该不是你想达到的目的吧?
  
   宋丹丹:对。虽然英达对巴图的态度,在我心里曾经认为是一个非常深的伤害,但是我觉得我已经非常宽容和理解他,我觉得我已经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自强、自立和谅解他。我觉得你无法去要求别人,任何人唯一能做的是要求自己。可是我不可能不写这个,因为这是我和我孩子共同成长的经历中最重要的事。我们俩的心是通的,巴图那么怕我伤心,你就会特别的无助,每一个单亲的母亲都会理解,那怎么可能不写啊!我没有办法,不能假装地说:“我心胸是这么博大,他不见巴图我根本无所谓。”不可能的。
  
   记者:巴图看到这本书了吗?
  
   宋丹丹:还没。他现在在美国读书。
  
   记者:但是他知道你要写这些内容?
  
   宋丹丹:知道。我跟他商量说我要写很多的细节,可能会把他的检查啊、很多我认为很有意思的事写出来,我说:“我写了很多你小时候很有意思的事,你会不会觉得特露怯?”他说:“没关系。但我特别想早点看见。”我说:“我给你寄吧。”我还没寄呢。
  
   记者:在书中看到巴图的成长也是很正常很健康的,没有看到他因为父母的离婚带来的伤害,是这样吗?
  
   宋丹丹:从表面上、目前来看是这样。我和我先生都尽了最大努力让他在爱和受保护的环境中长大。但他是否健康正常,得等他长大了自己分析。孩子不大会表达,也不会和母亲交流这些,他会害怕,这种话题是很私密和敏感的。将来他有了爱的女人,可能他们会去说,可能得到他四十多岁才能真正分析出父母离异给他一生造成的心理影响。
  
   关于这些,我之所以有选择地谈论,是我不希望他们父子更加疏远,我希望他们好,而不是要把他们拆散。我希望今后终于有一天巴图能长舒一口气说:“阳光真好。”
  
   记者:在你书中也写到一个细节,离婚后英达曾经去学校看孩子,但是由于你把巴图转学了他没看到,结果他流泪了,那就是说其实英达对孩子是有感情的。
  
   宋丹丹:那当然了,我相信会有的。那件事也是很多年以后一个朋友跟我讲的。但是英达在我心里,永远像一个大男孩,就像他爸爸说的,就是个学生。他是很自信的,也是很固执的,聪明的人都固执。
  
   如果说我有一点点想法,让这本书在事实之外能承担一些东西的话,那就是我大量地写了孩子,我愿意让英达看见,孩子心地那么好,巴图那么可爱,挺不容易的。
  
   记者:你能确定英达就会看这本书吗?
  
   宋丹丹:我真的不知道,反正他写我就看(笑)。
  ■痛苦成就了现在的我,我原来真的不是这样一个人,虽然基本的品格没有变过,但是看待生活的很多角度变了
  
   记者:你说希望这本书能给女性朋友一些帮助和感悟,事实上这本书果然成了一部已婚妇女、尤其是离婚女性的心灵鸡汤,和你的预期相当一致。
作者: mindxie    时间: 2011-8-11 12:41:17

  
   宋丹丹:我的好朋友,有些也是再婚重组的家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会有很多烦恼。我经常为她们开解,她们觉得我特别好,有空就问我说:“你什么时候做一个女性节目?你就是一个知心大姐,干脆开一个栏目得了。”因为我讲的很多观点,都是从我的生活经历中来的,那么这本书写出来,女人会喜欢,不论是单亲的还是双亲的,是重组还是原配的,可能会对她们有所启发。
  
   对我来说,离婚有可能让我走上两条路:一是有可能成为怨妇,恨生活,人很容易这样,或者觉得这个人对不起我,那个人对不起我,孩子是白眼狼,丈夫是负心郎,领导是不公平的,朋友是背信弃义的,有可能让你把眼睛放在阴暗的地方,让自己不快乐。还有一条路就是让我跌到谷底的时候重新站起来,以另一个角度看待生活,再背也不可能比那个时候更背了,然后你就会觉得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所以实际上痛苦成就了现在的我,我原来真的不是这样一个人,我觉得我性格改变很大,虽然基本的品格没有变过,但是看待生活的很多角度变了。所以我书里写了,我宝马车被撞了我是那个态度,我想的是:真幸运,我也没受伤,对方也没受伤。唯一就是车坏了,我们都有保险公司,就是解决起来费点劲。这不是因为有钱了不在乎,而是因为想明白了那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解决了这个问题,突然发现生活里就没有那么多事是让你别扭的了。我特别大的成长是在这些地方。
  
   所以我这本书,如果我想让英达触动,想让他们家不好了,那些对我来说跟我生活已经没关系了,只能增加我的焦虑。他真的不好了,我就特幸福啊?我得着什么啊?
     记者:所以你现在来写这本书的时机才算是合适的,要是10年前刚离婚的时候真的就出了,必定没有今天的感悟。
  
   宋丹丹:对。但是10年前的好处是写了很多细节,虽然也有感悟,但还没有那么清楚。所以我那时候写的很多细节带着我非常浓烈的感情。所以有朋友看了以后就说:“哎哟宋丹丹,我们一看你就还爱着英达!干脆还你们俩好得了,别跟老赵过了。”(大笑)
  
   记者:你不担心别人这么认为吗?
  
   宋丹丹:其实这是一个我很高兴听到的评语,说明我那十年真的是有很多幸福的记忆的。说心里话,真的挺幸福的。而且他给了我特别多的东西,英达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我有很多幽默的方式、思维的方式是受他影响的。但是人真得活到老学到老,得不断地提升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你才能活得特别快乐,因为你可能一生都弄不清楚:生活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是重要的?
  

■我现在只愿做我觉得容易做的事,害怕挑战,害怕压力,愿意和熟悉的人和朋友一起工作,已经对事业没那么高的奢求了
  
   记者:这本书还有一个很好的反响就是,宋丹丹文笔还真不错。所以也有人有这样的疑问:这真的是你自己写的吗?
  
   宋丹丹:这确实是别人替我写不出来的,因为它渗透着我的风格,我讲话的特点、我的性格。这本书特别重要的是让我看到,我真的一点都不再害怕寂寞了,我将来老了还真的可以写点东西。现在跟朋友们一块儿吃饭,他们讲了一个什么逗事儿,就说:“丹丹记下来啊,将来你再出书的时候这得给我写上!”(笑)其实许多读者喜欢这本书,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好的文笔,只是因为它有我的灵魂在里面,他们是看到了我这个人。
  
   记者:我曾听作家万方这样评价你:“宋丹丹绝不仅仅是一个演员,她有很多还没有发挥出来的东西。”
  
   宋丹丹:其实我没有更多的才华。我觉得人跟人的智慧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比的就是悟性,经历事儿应该有感悟,如果你经历了没有感悟就是有问题,你就是不成长。
  
   记者:我听说你对剧本很有想法,一些情景喜剧的段子其实都是你写的,《爱情来电显示》这部系列短剧的剧本就是出自你手。甚至听说,你也具有一个导演的才华,那为什么没有看到你在这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呢?
  
   宋丹丹:就是觉得精力不行。我在拍《空房子》的时候认识了万科影视公司的郑凯南,她也曾经跟我说你可不可以来导一部电视剧,那时候我就说行。但是后来觉得不行,体力不行,觉得累,很麻烦,另外也真不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才。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行,现在觉得,很多你自己觉得行的领域,太多的人遥遥领先,你一辈子也追不上,很辛苦。
  
   我现在懒得去做辛苦的事儿了,只愿做我觉得容易做的事,害怕挑战,害怕压力,愿意和熟悉的人和朋友一起工作,每天很轻松,很快乐,已经对自己的事业没那么高的奢求了,觉得那些也算身外之物吧。把牵动自己感情的事儿看得特别重,除此之外的事看得特别淡。这也就是我这些年为什么害怕上春节晚会的原因,真的就是觉得不胜压力了。
  
   记者:你就不怕人家说你不求上进?因为你本身是具备“上进”的条件的。
  
   宋丹丹:这就是天性。我从来也没有真的好好静下来学习,非常懒。也没有对表演事业特别用功,然后就成名了。可能真的是来得太容易了吧。我不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因为我不觉得我的幸福与不幸是被它所左右的
  
作者: 朵云妈妈    时间: 2011-8-11 12:50:57

宋丹丹育儿的想法和做法倒是很符合我们这的理念。
宋丹丹用宽容和爱,养育了乐观善良的巴图。
作者: 朵云妈妈    时间: 2011-8-11 13:03:28

而英达的小儿子,现在钢琴和冰球都一级棒,不知道梁欢是不是用“虎妈”的方式培养的。
作者: 正平的妈妈    时间: 2011-8-11 14:02:12

回复 76# 朵云妈妈

呵呵,肯定一个也不用否定另一个吧。
从电视里面的表现,我觉得小儿子看上去也很正常、单纯、善良。
反而是英达,显得不自然,光想故意掉些包袱什么的。
作者: 朵云妈妈    时间: 2011-8-11 14:39:53

回复 77# 正平的妈妈
呵呵,我没想否定。怎么说呢?
就是看了一个报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属实,说是梁欢一直在跟宋丹丹较劲,英达不和巴图联系也是有这个压力在。所以就猜测了一下。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11 20:12:13

刚才看了宋丹丹的一个访谈,对宋的印象大大改观了——我得承认,我对宋丹丹关注不多,很多时候确实是不负责 ...
mindxie 发表于 2011-8-11 11:44
你被忽悠了.

这些人的谈吐,那都是非一般人所能的.

呵呵!

我往往是听了这个说的,觉得有理,听了那个说的,也觉得有理........主要是他们太能说了,太具有煽动力了.........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8-11 20:13:36

所以,不听他们的说,反而容易判断了.........

英达当然是愚蠢了,不过,宋的睿智,也未必过人.
作者: 正平的妈妈    时间: 2011-8-12 12:18:34

回复 77# 正平的妈妈

呵呵,不是这次他们吵嘴仗,我根本不知道梁欢是谁。
好了,这是个误会。




欢迎光临 幸福大观园 (http://www.xingfudgy.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