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无言 发表于 2011-12-15 14:51:32

转个影评(寂寞芳心,评《简奥斯汀的遗憾》)

大凡女人喜欢的女人,男人即使不讨厌也认为不是理想中的女人。
  这话有点拗口,比方说,女人喜欢奥黛丽赫本,几乎是没有异议的,男人虽然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心眼里却认定她太瘦,还是觉得梦露更合口味。李宇春多半是女孩子们捧红的,而男人们对她简直是不可容忍,说了许多不堪的话来糟蹋这女孩。说实话我也欣赏不了她的嗓子,不过却也觉得这女孩子蛮有个性,实在不该受到无端的攻击。
  而有些妖精式的女人却是女人的集体公敌,可是让男人着迷得不行,个中原因,无非是她太过招摇,抢了男人的眼球。女人的敌人永远是女人。
  
  大家喜欢奥斯丁小姐。
  原因嘛,文才斐然是公认的最大理由,其次就是她的小说的主题是谈婚论嫁,就是说找男人--这是女人们最热中也是永不厌倦的话题,还有一点,我觉得她本人没有结婚是不是一个让女读者感兴趣的原因呢?
  人们对老处女总是很有兴趣的,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她为什么没有结婚?
  
  我认为那部《成为简》太做作了。无论是海瑟威甜腻腻的美国式的长相,还是麦卡沃伊野性中蕴涵的孩子气,无非是想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为着票房的考虑,而剧本显得不是出自一个深谙奥斯丁作品的人之手。它太浪漫,太现代了,缺乏一种真正的无奈与幽怨。
  而这部电视剧却是我认为迄今看到的最好的描写她影视作品,女主角的演技一流,值得一提是扮演卡桑德拉的,那位几乎被遗忘女演员格列塔斯卡奇,她真是苍老非常,很难想象她曾经被视作好莱坞最有希望的明星之一,甚至被比做格雷斯剀利与褒曼的混合。片子含蓄的暗示姐妹两不同寻常的关系。
  英国是盛产老姑娘的地方,最伟大的老姑娘就是伊利莎白女王。
  为什么呢,朋友们?
  因为英国女人个性太过独立自由,脑子太清楚了,意志太坚强。当然也太挑剔了。
  这是盎格鲁萨克森乡村自治的产物,是英格兰骨子里与自由密切相连的冷漠造成的。
  一个人要看清人性,追求个性独立的代价就是变得冷漠,而爱情本质上属于受到束缚的,要两个人彼此妥协的产物。一个人即想在这种关系中保存自己的个性,又要兼顾他人的感受,这很困难。所以我一直认为她的小说写的是契约婚姻,而不是真正的爱情,一种数字与地位的排列组合,即使就如我们所愿的,假如她真的找到了一个达西先生,她是不是会牺牲这种个性的独立而出嫁。
  我的结论是,她不是嫁不出,也不是真的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即便不存在完美的达西,终究应该有个爱德华或者布兰登,就算是百分之七十的成分,而是-
  她根本就不想嫁。
  也许,在她年轻的时候还有几分嫁人的愿望,但是越到后来,干脆就下决心不嫁了。
  没错,这世上是有钱的不漂亮,漂亮的没有钱,可悲哀的是,更多的男人是既没钱又不漂亮,我看,她是忍受不了这最后的一点,因为她和普通女人一样选择的范围还是最后那多数既丑且穷的。
  女人,其实说穿了,只要你想嫁就一定嫁得出。问题是你是不是想嫁,或者说,你受不受得了孤独和贫穷。在这个世界上,假如按照她的理论没有爱情可别结婚啊,那百分之八十的婚姻都是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什么,是金钱和肉体的结合与需要,多数时候与纯粹的爱情无关。再说的难听,是合法的卖淫。
  事实就是这样。
  
  贫困,疾病,孤独,没有几个女人能够忍受,即便她那样坚强的女人也在这精神与肉体的折磨之下过早的离开了人世。我越是读她后期的作品就越是感到一种苦涩与悲凉,我似乎可以感到她生命即将燃烧完毕那种无力与呻吟。这个倾向我在温特沃斯这个人物身上体会的极其深刻。实际上,我认为这个海军军官是她塑造的最理想的男主角,她在他的身上倾注了全部的最后的爱--真的是爱情,最动人的最接近爱情的描写。在安妮身上我也感受到她无尽的悲哀与凄凉。
  她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就在于她毕竟没有屈服于世俗与生理的欲望,这个确实不容易,即便在今天,也很少有人具备这样的勇气。
  成为简!女人们这样叫道。
  好啊,你敢一辈子忍受贫穷,寂寞,议论,在四十多岁死掉?
  你以为简每天参加舞会和男人们调情,住在浪漫的英格兰乡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不是的,那是小说。
  大多数女人只有孤独寂寞无人理解才会提起笔来,因为她无人倾诉,所以只好自己造一个世界,只有在她自己虚构的那个世界她才是公主。那是她的麻醉剂。
  
  
  她可爱吗?
  很多人一定会说,当然,能写出那么漂亮文字的女人一定很可爱!
  我怀疑。因为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以牺牲生活中的人情味为代价的,一个艺术家在沉浸在她所构思的那个虚幻世界的时候肯定是忽略现实世界的事和人,这种人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私的人。张爱玲很冷漠,那是自然,勃朗蒂对待小孩脾气暴躁,杜拉斯有点残酷,是啊,没错啊,就是这样,艺术家就是以牺牲自己和别人来成就艺术上的造诣的。只有不了解艺术家个性的人,才会说因为喜欢她的作品就肯定她是可爱的。片子中老奥斯丁夫人指责她为了自己的原则而牺牲了家人的幸福,不会抱孩子。
  
  嫁错了人和不嫁哪个更可怕?
  片子中的侄女问她,她说,都可怕。
  嫁和不嫁其实结局大多一样。
  假如你当初是为了逃避诸如贫穷,孤独,议论而结婚,那我告诉你,到头来你更加孤独,可能更贫穷,更遭人非议。即使你是出于爱情结婚,很难得,值得恭喜,可是你能保证这爱情会持续一辈子吗?叔本华说,所有的幸福在本质上都是消极的。也是短暂的,一个人只要还活着就不能说自己是幸福的,因为你不能肯定,脑袋上那柄利剑何时掉下来。
  独身,嫁人,各有利弊,看你怎么想。
  是害怕自己床上那个男人从漂亮小伙变成秃头,还是干脆就为了避免这一切而独身,结局都是厌倦与寂寞。
  选择,选择,最后你发现还不如不选择,没有多大区别。
  
  想起一部电影里的台词,
  你们不知道,人生真的是好寂寞好孤独啊!

爱无言 发表于 2011-12-15 14:52:19

只是喜欢这文章尖刻的语气。

爱无言 发表于 2011-12-15 14:53:39

电影在这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bNi4EumCPM/

爱无言 发表于 2011-12-15 15:29:22

标题:简·奥斯汀的真实故事——评介英国作家迈尔的奥斯汀传记《倔强的心》








作者:李燕姝

Obstinate Heart:
Jane Austen A Biography by Valerie G.Myer London:Michael O'Mara Books Ltd.,1997

当今,世人对19世纪初期英国现实主义女作家简·奥斯汀以及她的作品的兴趣,恐怕超过以
往任何时候。影视界掀起把她的作品重新搬上银幕和银屏的热潮。继《劝导》和《爱玛》
之后,《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感伤》这两年都被陆续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并获得极大
的成功。在西方社会,还兴起了“奥斯汀工业”①:与女作家有联系的烹调书、杯子、T恤
衫,均成了人们的热门购买物;作家的家乡已是旅游热点;甚至与普通茶叶成分一样的
“简·奥斯汀茶叶”,也贵很多。

就在这时,当代英国女作家维拉里·迈尔女士撰写了《倔强的心》这部新的奥斯汀传记。传
记以全新的视觉,另辟蹊径的手法,大量的史料,展现了一个更真实更全面的英国经典女作家
。《倔强的心》一发表,马上引起很大的反响。不到半年,书就被翻译成瑞典语、德语、荷
兰语和波兰语;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把《倔强的心》列为1997年113种最好的书目之一;英国
广播公司、澳大利亚等电台对作家迈尔进行专访。《纽约时报》、《旧金山新闻》、《纽
约人》、《曼彻斯特晚报》、英国《每日电讯》等英美重要报刊都发表评论文章。用迈尔
女士自己的话说,“我一夜之内成了世界名人”。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欣赏《倔强的心》,我
们不妨再对简·奥斯汀做一个初步的透视。

奥斯汀是一个出身清贫、地位卑微并只到过伦敦两次的乡村女作家。她的作品所涉及的面
绝非宏伟:内容无非是五六户中产阶级或绅士人家一些生活侧面,几对青年男女的感情纠葛
或婚姻嫁娶。但她却凭着有限的素材,狭窄的空间和简单的主题,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六
部精彩的小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说越来越显示它们的魅力和生命力,已成为不
朽之作。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奥斯汀的作品奥妙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读奥斯汀的小说,读者可以充分领略作者那宛如蜻蜓翅膀似的敏锐观察力、紫外线似的透彻
力以及象牙雕刻般的细腻。这些作品重点刻画了女人的爱、年轻人的烦恼与欢乐、男人和
女人感情与理智的冲突;尖锐又不乏善意地讥讽了当时中产阶级一些人的虚荣、虚伪、肤浅
、悭吝,以及人们的愚蠢和错误所带来的悲哀与懊悔。她的作品,表面看来不是在说教,
而是为人们提供娱乐,提供饭后茶余的谈资和笑柄。但谈过笑过之后,得到的是却是无穷无
尽的启迪。她的小说,故事情节谈不上跌宕起伏,但丝丝入扣,不断泛漾着“茶杯里的风
波”;充满了趣味横生的对话,书中人物也相貌各异,性格鲜明。而这一切,充分反映了女作
家的才华、睿智、机警、幽默与风雅。

爱无言 发表于 2011-12-15 15:30:04

奥斯汀作品的另一个意义还在于,直到18世纪末叶,小说在英国文学中只占极其次要的地位,
甚至不被视为文学。严肃的男性文人,只写诗歌、剧本或者散文;甚至连阅读小说也被看成
是下等手艺人和女人们的消遣方式。而且,以往的小说受浪漫主义影响,大多描写鬼魅和超
自然的生灵,故事情节恐怖而又光怪陆离。正是瓦尔特·斯格特(WalterScott)勋爵和简·
奥斯汀开辟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他们的作品开始以现实中的人为主角,真实描写了
当时活生生的社会。奥斯汀的作品尤其侧重凡人琐事。用本世纪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爱妮
特·鲁宾斯坦(An-nette.T.Rubinstein)的话说:奥斯汀在世纪之交,对她的作品采取了现实
主义的形式。这些作品被认为是英国首批现代小说……这些作品对生活的描述,就像湖畔诗
人对自然景物描写的那样真实与不苟。

毫不奇怪,近百年来人们对奥斯汀这位女作家及其作品的兴趣与日俱增。有关她的传记可谓
林林总总。仅从1985年到1995年十年间,有影响的传记就有十余种。文人们对这位世人喜爱
而又神秘的女作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挖掘与分析,力争得到有关她的新的素材和发现;人们
对她的生平进行种种推测、释译,甚至异想天开。对奥斯汀的看法也褒贬不一。褒者把她描
绘成天使般的女性,安详地坐在客厅里,给每一个人以厚爱;贬者认为,她是个肤浅的女作家,
作品的社会意义不大;其家庭成员甚至有吸毒和乱伦之嫌。

基本事实也许是众所周知的。奥斯汀于1775年出生在英国汉普郡。其父亲是个有才学受人
尊敬的牧师和掌管一个教区财产和税收的教区长;母亲是个有良好家庭背景能文善字的女性
。父母共生六男两女八个孩子,简排行老七。六个兄弟中有的在海军服役,有的做了牧师,一
个哥哥从亲戚那里继承了一大笔财产,成了远近闻名的绅士财主。尽管当时的英国社会对女
孩主要强调宗教和道德教育,简和她姐姐卡桑德拉却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读书、
写诗、绘画、音乐、舞蹈等。应该说,简有个温馨的家:父母知书达理,兄弟姐妹相亲相爱,
互相帮助。因未婚夫早逝而终生未嫁的姐姐卡桑德拉,更是简终生的伴侣、朋友和精神上的
依托。在英国宁静的乡村,一家人过着简朴却是田园般的生活。从事各种家务活是他们生活
的中心,探亲访友、参加舞会、写诗作赋是他们的消遣。父亲去世后,全家搬到另一个郡,靠
父亲留下的微薄的遗产和兄弟的帮助,简、她的姐姐和她们的母亲才得以维持生活。只是到
了女作家生前最后几年,她的作品才得以发表并挣得一些稿费。简死于1817年,享年41岁。
死后全部遗产是她的150英镑稿费,全部留给了姐姐。

迈尔女士的《倔强的心》,当然也涉及到了有关奥斯汀的这些基本事实。但是她对奥斯汀做
了独到的挖掘与展示。她通过大量的事实——奥斯汀与亲友的通信以及亲友后来的回忆录
——为这部传记提出一个全新的主题,也即奥斯汀死前给她侄女信中的一句话:“独身女子
对贫困时时有一种可怕的畏惧——这也是人们赞成婚姻最有力的理由。”

是的,奥斯汀尽管有相亲相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但她一生中最大的苦恼就是经济上的拮据
。这种拮据,当然和下层社会饥寒交迫的绝对贫困,在形式和意义上都是不同的。但对于极
端聪慧、才华横溢、心比天高的简来说,这给她的生活投下巨大的阴影。父亲在世时尽管
有一份令人尊敬的职业,却从来没有多少财产,而且为养活十口之家和供男孩子读书而常常
欠债。两个女孩成了少女之后,要常常参加各种舞会,当时是中产阶级社会(更不用说上层社
会)的一种时尚与标志。母亲是贵族的后代,其老曾祖父是位勋爵,曾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
期的伦敦市长。这样的家庭背景,如后代不融入高雅社会,是要被人看不起和耻笑的。简的
父母只雇得起一个厨子,没有女仆为他们洗衣缝衣,也几乎买不起衣服。姐俩的舞裙和袜子
是自己一针针缝制而成,“更多是借来的,一件外衣,修修补补,要穿两三年”。出门要有马
车,但简的父亲没有马车,她只好搭乘别人的车来完成这一切活动。

父亲死后,简、母亲和姐姐靠父亲每年150镑遗产生活。几个兄弟,因各自都有自己的家庭和
一大堆孩子,也不能支援她们很多。三十多岁的简“常常为没钱买茶叶和糖而发愁”。倒是
哥哥爱德华常常接济她们,为她们租一所很大的房子。但自尊心很强的简始终有寄人篱下的
感觉。

迈尔女士指出,当时的女人,要想有钱,出路有两条,“或者得到一笔遗产,或者嫁给有钱的丈
夫”。第一条可能性是很大的。因为十八九世纪的英国是个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国家。一
对夫妻生七八个甚至十几个孩子非常普遍。但由于死亡率高,因此一个有钱的人死前子女全
无,突然想起早已没什么联系、远的或近的侄子侄女,并把遗产留给他或她,这种事情也是
司空见惯的。奥斯汀家庭远近亲戚很多,可是到了三十多岁,用迈尔的话说,“无论是简,还
是卡桑德拉,都似乎没有在任何亲戚的记忆中留下什么印象”,也就没得到什么遗产来改变
自己的命运了。剩下一条出路是嫁个有钱的丈夫。才貌双全的奥斯汀的婚姻和爱情生活始
终是后人关心和推测的焦点。她终生未嫁。但她有没有恋爱过?有没有过追随者?有没有倾
慕过任何男子?为什么终生不婚?这一系列的问题给奥斯汀迷们留下了自由的遐想空间,也给
她的传记作者们开辟了广阔的挖掘领域。

奥斯汀时代的英国,尽管男女可以自由恋爱,但正如迈尔在书中写到:选择正确的伴侣是至关
重要的。因为在当时,婚姻几乎不可以解除。英国议会法律规定,上层社会可以离婚,丈夫可
以休不忠的妻子,而妻子无权提出与不忠或暴戾的丈夫离婚。然而,对于不能从事任何职业
自谋生路的女子来说,“危险的婚姻也被视为比独身好”。从而,绝大多数女人选择了为生
活、为钱、为财产而结婚(marriageofconvenience)。

而这正是奥斯汀所竭力反对的。年轻时的简,才智过人,也不乏魅力,很像《傲慢与偏见》中
的伊丽莎白。她曾向别人透露,“勤奋的牧师,勇敢的海员,或有责任心的庄园主是她理想的
意中人”。据迈尔考证,简的追随者曾经不少,包括海员、有钱的绅士、庄园主的儿子以及
她姐姐未婚夫的弟弟。可惜在这些追随者或求婚的男子中,有的英年早逝,有的不是比她
太大就是太小,有的相貌丑陋,有的虽出身高贵但却是无钱财的“精神贵族”。而像小说中
的达西或贝内特先生那样年轻富有、高雅智慧、风流倜傥的男人实在太少太少了。即使有
也轮不到寒酸的简姐俩头上。而简对婚姻又实在太理性化。她与姐姐是典型的高不成低不
就的女性。到了27岁,简又有了一个追求者比格-威瑟先生,一个身材高大,极为富有,心地也
算善良的乡村财主。“但举止粗俗,在聪明才智方面无法与简相比”。“奥斯汀深知自己已
是个老姑娘,这是她最后的机会”,但她还是拒绝了最后一个求婚者。

迈尔给她的奥斯汀传记取名为《倔强的心》,这是因为奥斯汀有颗与当时女性不同的倔强的
心,这颗心不允许她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这颗心使她拒绝为钱财而结婚,这颗心使她无法改
变自己的信条:“婚姻只能为爱情而成。”

无理想伴侣,奥斯汀被迫选择独身并为此付出代价。她终生拮据,“是个穷亲戚”。当然,根
据迈尔女士的判断,受到良好教育而无家资的女子还有两条出路:做家庭教师或开店铺作老
板娘……但这两条出路既与奥斯汀的家庭背景不相称,也是高雅的简·奥斯汀所不齿的。她
只好安于清贫,每天写诗作赋,或与家人猜猜谜语,讲讲笑话,消磨那漫长无聊的日夜春秋。
再就是观察他人,审视人生。这一切却在客观上造就了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对于这一点,迈
尔女士的评论很富有真知灼见:简·奥斯汀始终没有依附一个丈夫,对此,我们有理由表示自
私的感谢。因为即使她嫁给一个有钱的丈夫,随着家口日益增多,她将几乎不可能专心。要
是她嫁给一个不能继承遗产的次子或牧师,她将同样受到贫困的缠绕而无法写作……她没有
子女,但她把自己的作品看成自己的孩子,并成了后人钟爱的文学作品。

奥斯汀的六部小说,五部是关于年轻人男婚女嫁以及他们的感情纠葛,而且都写得入木三分,
可见爱情婚姻在她的头脑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她渴望爱情却得不到,只好在书中求得实
现与满足,在生活中则给爱情以苦涩的对待。据迈尔女士考证,奥斯汀和其他女人一样,喜欢
嚼舌头,谈论东家长西家短;对别人美满婚姻她带着“酸葡萄”感情进行挑剔;对于别人不幸
的婚姻,“她甚至有点幸灾乐祸”;对不如她的女人居然还能第二次嫁有钱的丈夫“吃第二
个樱桃而她自己却摆脱不了困境,她显然感到命运的不公平”。此外,当时的夫妻普遍都养
育一大堆孩子,奥斯汀对此显然感到厌恶,在信中她多次使用被认为极不雅观的词语“怀孕
”(pregnancy);针对一些妇女无休止的生育,她不无讽刺地建议,“办法很简单,采用夫妻
分房的制度。”

《倔强的心》还告诉我们,长期以来,奥斯汀被美化了,尤其被家人美化了。奥斯汀死后,她
的信件全部被姐姐卡桑德拉检验过。不利于奥斯汀形象的,或者被烧毁,或者不准泄漏于世
。卡桑德拉为妹妹所作的并被世人采用的肖像,显然要比简本人美。但迈尔还是察觉到,“
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里透露着不满和失望,那双欲笑的双唇,太薄,显得尖刻。”

迈尔的传记,让人们了解到,除了为后人留下了六部盖世之作外,奥斯汀还有另一面:

她绝非出生贵族,而是一生清贫,直到临死的前几年才靠出版作品获得微薄的收入。
她易怒,有时达到尖刻的地步。
她并非永远谈吐优雅或沉默含蓄。有时她的话语如此之无遮掩,她的亲戚不得不删改或销毁
她的一些信件。
她的幽默有时是黑色的甚至是恶意的,并常常开令人震惊的玩笑。她喜欢谈论人家的丑闻。
作为一个单身女子,她是被社会所忽略的。低下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她的人生态度并反映在她
的作品里。②

人,都是复杂的并具有多面性。通过披露奥斯汀——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女作家——的
弱点,迈尔女士的传记使英国18世纪这位杰出的女作家变得更真实更可信更完整了。一个像
她那样出身的单身女子,在性格上必然具有这种女人的不足之处甚至阴暗面。这并不会削弱
人们对她的热爱与崇敬。而且从她的作品中读者可以发现,对人的善意与爱仍是她思想的
主要方面。在《倔强的心》中,迈尔还为这位非凡的女作家的一些遭遇而鸣不平,指出,奥斯
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从完成到出版间隔了16年;她的大部分作品是作家死后才发表的
,而且稿费微薄。1818年,奥斯汀死后的第二年,尽管她的小说已声名远扬,然而,有权无偿获
得任何书籍和出版物的剑桥大学图书馆,却把贝多芬的作品和奥斯汀的小说一概纳入拒绝收
藏之列。直到19世纪70年代全英国也只有奥斯汀全集一种版本。迈尔感叹道:“在奥斯汀在
世时,她的心血之作所得到的回报如此微薄,如此吝啬。”使迈尔女士感到欣慰的是,当今,
奥斯汀的著作,已成为世界文学经典,30年代,奥斯汀的一封信已价值1000英镑;到了80年代,
一位收藏家,“仅为拥有奥斯汀手迹的一张纸片就付出了900英镑。”

20世纪末期的英国女作家维拉里·迈尔与19世纪初期的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可谓结下了
不解之缘。迈尔年轻时,正是一次有关奥斯汀的谈话使她结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迈克尔·迈
尔先生。1980年,迈尔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就是有关奥斯汀小说的文学评论《简·奥斯汀》,
并且从此走上了作家之路。以后的十几年中,她先后发表了十几部作品。她和丈夫没有子
女,但她常常说,“我们家有三口人:迈克尔、简(奥斯汀)和我。”今天,和奥斯汀一样,迈尔
以极其现实和真实的态度为读者展现一个更全面更有血有肉的著名女作家。在写作技巧上,
她也沿袭了奥斯汀的手法:忽略大的社会背景,对重大历史事件一笔带过;从小处入手,让事
实说话,用细节感人。这正是任何好的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①文章内的引文,如未给出处,皆引自《倔强的心》。
②Christopher Lehmann-Haupt," Jane Austen, as Rich a Mix as Any of Her Women"
in The New York Times,April 16,1997.

爱无言 发表于 2011-12-15 15:32:14

电影和真实差异多大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个影评(寂寞芳心,评《简奥斯汀的遗憾》)